高翔和邵宾接棒宝马中国后,如何在电动化转型中持续突破,保持宝马在第一豪华品牌阵营的领头羊位置,成为二人肩上的重任
对于当下的局面而言,智己LS6的成功与否已经不再单单是智己品牌的未来,或许也将成为蒋骏、刘涛两位CEO能否留在牌桌上的筹码
过去的一年,北京现代聚焦主力车型,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改革的效果也立竿见影地反映在了销量端;2023年上半年,北京现代累计销量超12.3万辆,同比增长13%,销量呈现回暖迹象。 就结果而言,北京现代去年年中换防的策略是正确的,熟悉销售渠道吴周涛重返“战场”为销量止跌反弹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北京现代在华现状并不乐观,在前几年销量极速下滑的背景下,卖工厂、4S店关闭;如何进一步精准转型,是吴周涛理应思考的。
加速品牌焕新以来,北京汽车加快、加强了在营销力和技术力方面的提升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品牌整体发展的步调。进入2023年,北京汽车销量持续上升,在8月迎来终端、批发销量双破万佳绩。作为全面掌管北京品牌营销工作的彭钢功不可没;在彭钢及起团队的带领下,持续“变革”中的北京汽车将创造怎样的成绩,将留给市场检验。
行业百年,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奔驰历史上首位本土职业经理人段建军已经履新半年有余,就奔驰目前在中国的发展来看,段建军重重压力,在华销量逐年下滑、因质量问题屡次召回的痼疾和品牌重塑摆在眼前。此外,站在电气化转型的十字路口,以段建军为首的中国新团队能否带领奔驰电动化转型在华发展得到新突破,将成业内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系列营销策略调整,过去的三年,东风风神展现了其自身的潜力,2022全年销量超19万辆,达成近5年来最佳成绩。在此背景下,东风风神于今年4月启动1258“e启”新能源转型战略,首款车型皓瀚迎来上市;同时,距离师建兴接手风神品牌营销已满半年,今年上半年,东风风神累计销量5.24万,同比下滑37.68%,一系列棘手问题和严峻考验等待着师建兴及其团队一一破解。
董修惠的半年考成绩出炉,从去年末的连续下滑,到年中跑赢大盘,“一汽老兵”重回故地,似乎成效斐然。以实现“明显增长”为使命,一汽丰田已有了几分胜算。
上汽通用五菱正将新的增长希望寄托于五菱缤果,但五菱缤果并未展现出此前宏光MINIEV的爆款迹象,在宝骏步入淘汰边缘、宏光MINIEV增长遇阻的背景下,上汽通用五菱的前景黯淡,也令执掌销售公司近7年的薛海涛面临重压。
朱华荣时代的长安汽车正逐步摆脱“合资依赖症”,依托第三次创新创业带来的技术成果,长安汽车的自主板块强势崛起,取代合资成为长安的利税大户,是三家汽车央企中唯一销量正增长的一家,朱华荣也因此成为现在汽车央企中最耀眼的高管。
由80后邓承浩执掌、代表着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转型的品牌深蓝,表现离预期尚有差距,邓承浩仍未兑现其在深蓝起步时放下的豪言。而增长不达预期以及口碑受损的背景下,由朱华荣为深蓝制定的40万辆新目标也暂未看到实现可能。
刚刚过去的2022年,起亚在全球市场以290万辆的销量位居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榜第7位,并且在北美等市场呈现持续上扬的发展势头。对比起亚全球市场的意气风发,中国市场全年不足10万的销量更显落寞。“逐步恢复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成为新晋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高喊的目标,但其面临的挑战巨大。
从第一款车发布到登上新势力销冠宝座,哪吒汽车用了4年,谁也想不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车企会有朝一日超越“蔚小理”。但对于闯过生死线的创业者们来说,比死掉更可怕的是企业规模做不大,冲击50万、100万的销量目标成为张勇及哪吒汽车求发展的原始动力。
宝马在华维持了17年的正增长“砸”在宝马中国现任总裁邵宾手中,对其而言并非一份好的资历。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大变局中,宝马作为燃油车时代的既得利益者,面对国内新能源转型浪潮,错失市场红利,叠加疫情、缺芯、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宝马在华也开始面对艰难的增长难题。
中国市场对奔驰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奔驰销售公司史上首位中国本土CEO,于段建军个人而言,可谓之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而高光的同时,段建军亦面临重重压力。
以“将中国市场的声音强有力地传递给雷克萨斯总部”视为己任的李晖“功亏一篑”,无论是新能源市场的红利还是被消费者一再诟病的“饥饿营销”,雷克萨斯中国应对十分被动,叠加供应不足影响下,雷克萨斯在2022年迎来入华首败。进入竞争更复杂的2023年,口碑受损、销量滑坡的雷克萨斯正面临更艰难的局势。
作为长安福特第二位华人总裁,何晓庆上任首年带动品牌突破了30万年销,但2022全年长安福特销量下滑至25万,同比下滑17.6%;这个销量表现仅高于2019年的18.4万辆,创下了长安福特10年内销量第二低。面对产品力、影响力孱弱的长安福特,任期即将满两年的何晓庆能否将其拉回“复兴之路”,重返合资车企领先阵营的愿景又能否顺利实现,成为了其眼下最大的焦虑。
在高端豪车市场,高合品牌旗下由HiPhi X以及HiPhi Z组成的双旗舰止步不前,而进军30-50万的中高端市场,高合又将面临已有根基的蔚来、极氪等品牌的竞争,只有“有钱人的大玩具”这一标签,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合品牌,使得丁磊的造车梦正在越来越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