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低调”是大多媒体对张建勇的印象。在北汽集团员工眼里,这个新晋不足一年的新董事长大多数都是和善的,“在集团里遇到也是会和你笑眯眯打招呼,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

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2024年行业激烈的厮杀中带领北汽集团稳住了基盘,为北汽极狐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细数张建勇上任的近一年经历,从甫一到任就与小米、华为等流量聚焦建立联系从而带动北汽集团的曝光度,到北汽集团全面焕新更换标识,再到坚定不移重资极狐、All in享界,他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与“低调”扯不上关系,可偏偏内外对他本人的评价都是“低调至极”,这也让外界对他有了新的评价“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的实干派

在履新北汽集团董事长之前,张建勇其人在汽车行业的曝光度寥寥无几。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在北汽集团深耕近20年实打实的“北汽老人”。

回顾张建勇的履历可以看到,结束学业后他除了2001年—2003年曾经在中国电力科学院财务部担任了3年主管会计外,后面近20年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北汽集团度过。

公开资料显示,张建勇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还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自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张建勇先后担任北汽控股资产财务部经理助理、财务部副经理及财务部经理。2010年12月至2015年6月,历任北汽集团财务部部长、财务副总监。2013至2014年间,兼任北汽国际副总经理。2015年6月起,升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

在担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期间,张建勇也曾担任福田汽车董事、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汽蓝谷董事等职务。

直至2022年11月14日,张建勇调任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不过也仅仅一年半后,他又以董事长的身份回到了北汽集团。对于他的回归,有集团高层评价,“他为人正派低调,也有人说他少年老成,大家对他很欢迎。”

回顾以往的职业生涯,张建勇曾透露他是在27岁时通过社会招聘进入集团成为助理,从熟悉的行业迈入另一个从未涉猎的新行业是需要勇气的,他回忆当时感慨道:“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觉得不可能的领域闯一闯可能就过了。”如今,他用事实证明了凭着一腔热血一往直前的勇气可以冲破重重阻碍,但坐到如今的位置除了勇气外,与他的“干实事”也密不可分。

北汽集团的老员工透露,“张建勇是实干派,专注于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等领域,他对于自己管理的项目都是格外的认真负责,而且从不邀功。”据悉,张建勇在北汽任职期间,曾先后参与了北京奔驰轿车项目、克莱斯勒轿车项目、萨博知识产权项目、威格尔变速箱项目、英纳法天窗项目等多个大型合资合作、收购项目的谈判和实施工作,为北汽集团的整体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外界对他在北汽集团的“事迹”见诸报端新闻却并不多。

有魄力且有前瞻性的舵手

回归北汽或许是张建勇的意料之外,但却是他的心之所向。

这在他担任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期间,对北汽集团予以多方位的关注就可见一斑。在他赴任前一个月,张建勇还在市国资委召开2024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指出,市属国企作为首都经济的“排头兵”,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发挥“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

如今,张建勇已经走马上任近一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起了“顶梁柱”和“压舱石”的担子。

2024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超171万辆;营业收入超4800亿元,在京产值突破3100亿元,同比增长6.7%。这份颇具含金量的答卷,不仅为北汽赢得了市场,也为张建勇的首战画上一个颇为完美的句号。

在这份答卷中,不仅有张建勇魄力前行的落笔,更是其前瞻性眼光的延续。事实上,张建勇的前瞻性格局在他担任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党总支书记期间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据悉,在他的主导下,北汽产投围绕代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以及后市场三大领域重点布局。

其中,投资宁德时代就是北汽产投进行这一布局的典型案例。2016年,即在宁德时代上市前两年,由于看重宁德时代“身上”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经济的代表”这一属性,北汽产投向宁德时代一次性投资10亿元。而后来宁德时代变身“宁王”也证明了张建勇具有非凡的定力和眼光。

此外,2024年其战略眼光也发挥了一定作用,1000亿投给极狐的承诺,让极狐下半年开始销量稳步提升,月销量稳定在11000辆以上,特别是在12月达到了12032辆,全年更取得了近170%的增长。

与此同时,张建勇上任后更是大刀阔斧对集团内部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从大而全的北汽集团“三年跃升行动”到北京品牌焕新,打造全新架构再到收缩战略布局,专注越野赛道。所幸,2024年北京汽车全年销售超18.1万台,同比提升22%,越野车同比增长35%的成绩不负所望。

“三年跃升行动”开局之年

成绩单下,有稳扎稳打的初心,也不乏开疆拓土的野心。

如果说,加快转型是北汽集团2024年呈现的节奏,那么作为“三年跃升行动”开局之年的2025年,北汽则是更不遗余力。

张建勇强调,为了打赢北汽集团高质量发展“三年跃升行动”突围战,集团要在聚焦聚力方面,做大做强自主品牌乘用车,快速搭建极致成本能力,要快速提升整体营销能力,围绕需求转化快速提升研发能力,围绕商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强化集团运营管控能力;做强做优自主品牌商用车,要解决关键技术、关键资源的硬实力短板,快速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利润率,快速稳妥推进新能源化,快速推进海外市场; 实施集团化3.0“聚力”工程,在自主乘用车业务统筹协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乘商协同,在大自主体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主辅协同。

与此同时,北汽集团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All in享界S9”。对于双方的几度携手,张建勇也给出了最大的诚意,“此次与华为携手,我们更是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集聚了北汽整车研发生产、零部件、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链所有优势资源。”

在他看来,北汽+华为加持下的享界S9,势必将撬开高端行政级轿车市场的大门,成为北汽集团向上突破的又一护城河。

在智能赛的下半场,北汽也先发制人,入围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去年11月,北汽则官宣了与小马智行合作,双方以全无人商业化能力的Robotaxi量产车型为目标,共同推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大规模落地。

张建勇表示,北汽集团践行首都国企功能和定位,努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超越式的发展,今年会在所有的车型上都布局自动驾驶技术,通过持续的、长期的技术投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张建勇在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中再落一子,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2月11日,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公告称,公司拟将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及变更、部分募投项目进行金额调整。

根据公告,北汽蓝谷本次拟结项及变更三个募投项目,其中涉及资金最多的是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该项目开发内容包括纯电智能化SUV(N62)车型、纯电动智能化轿车(N61)升级改款车型和场景化产品。

据悉,此次北汽蓝谷砍掉了极狐品牌的两款纯电车型,转而优先开发增程版车型。除了极狐品牌此次新募投项目还包括享界车型项目,该项目开发内容包括3款享界品牌整车产品升级开发。值得注意的是,享界也在走增程路线。

显然,在增程成为新能源品牌第二增长曲线之际,北汽也不愿错失这个机会,张建勇亦然。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张建勇在2025新年至此中这样说道,也幸好,如今正值壮年的张建勇还不满50岁,他还有更多的时间带领北汽走向新的道路,正如他所期许的“在荆棘中踏出坚实道路,三年跃升,顶峰相见。”

原文作者:Aries
编辑: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