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加价王”到如今“以价换量”策略的执行,体现出汉兰达在国内市场上面对的竞争局势的转变。“以价换量”策略下,汉兰达销量回暖趋势明显,环比连续增长。
传祺E9在高端新能源MPV市场上已经取得一定声量,不过,无论是对比竞品还是其自身制定的目标上,传祺E9仍有不小差距。从广汽传祺的布局来看,在插混市场,传祺E9突围遇到阻力后,传祺ES9、传祺E8两款新车正在加快进入插混战局。
奇瑞品牌以全新新能源序列的形式,再次复活“风云”,宣布将全面推进品牌新能源战略。不过,目前,奇瑞在主流的新能源市场仍未自证实力,全新“风云”序列能否成为奇瑞品牌新的增长点、推动自主插混的竞争格局演变还有待观察。
腾势N7首个完整交付月的表现并没有达到赵长江的期望,没有此前腾势D9入局高端新能源MPV的蓝海优势,在市场不大但竞争激烈的30万级纯电SUV市场,腾势N7面临的是竞品降价争夺客群,新增玩家不断入局的局面,突围难度大增。
奇瑞舒享家的上市,开始改变奇瑞新能源此前侧重小微型纯电车的产品结构,定位中型SUV的奇瑞舒享家成为奇瑞新能源进军主流新能源市场的重要一步。
“两田”难以止跌成为广汽集团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合资板块的颓势之下,广汽集团今年已经转向负增长,离同比增长10%的目标差距扩大。
领克08的上市对领克而言,具备走量、补全产品矩阵空白、推动新能源转型等多个重要使命。对于该车,官方透露出来的目标是将冲击月销过万。
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下降,日产今年以来累计已跌三成,三大主流日系品牌中,仅丰田还保持的一定的韧性,下滑幅度控制在两位数以内,但面对新能源崛起下自主品牌的冲击,节能等优势领域不复的影响下,日系品牌在华危机在逐渐加深。
向东平空降奇瑞的消息得到官方证实,官方称,向东平所负责的全新机构奇瑞营销服务中心为公司级综合保障后台,将为各乘用车品牌提供后台保障以及资源协同服务。
广汽传祺的下半年开局稳健,7、8月销量连续突破3万辆,整体上维持品牌双位数增长的趋势。下半年,广汽传祺重点在新能源产品以及渠道两端布局,产品上,继传祺E9之后,传祺ES9以及传祺E8将陆续推出,渠道上,年末广汽传祺将建成新能源体验中心200家。
比亚迪27.44万辆的单月销量,再次创下新高,不过,整体上比亚迪的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同时,在插混市场,比亚迪将面对更多竞争对手的加入。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形势,比亚迪也在开拓新的细分市场,以及推出新车加快抢占市场份额。
刚刚过去的8月埃安终端交付突破5万辆,再次实现突破,不过,从实际产销卡在4.5万辆的节点,与此前3个月相同,不难看出,产能受限成为制约埃安迈向更高规模的主要因素。
较去年快2个月达标100万销量,是奇瑞在今年8月交出的答卷。成都车展上,奇瑞又进一步对各大品牌的产品矩阵进行补强,为冲刺更高销量蓄力。在国内车企中,并没有占到新能源转型先机的奇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增长道路。
比亚迪交出了一份预料之内的半年报,营收、利润双双大增,而其毛利率更反超特斯拉,领跑国内一众车企。不过,在上半年业绩暴涨的同时,单车收入、利润对比去年高位时出现下滑表明也比亚迪面临的竞争并不轻松,在财报之外,长安、吉利、奇瑞等车企持续发力下,比亚迪新一轮挑战才刚刚开始。
缺少合资品牌更多的利润输出,广汽集团交出一份喜忧参半的半年报,净利润同比近乎腰斩的表现,更表明广汽集团离脱离合资依赖仍有距离。虽然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正在快速成长,但毛利率低,整体还是亏损状态等问题,则显示出其自主板块的盈利能力暂时还无法替代合资。
全新序列长安启源的推出,标志长安的主品牌开始加快新能源转型。该序列采用全新LOGO,下含三大产品系列,年内将有4款产品推出。在2030年,长安汽车对于启源序列的目标是年销量150万辆。
在越野SUV市场,正在涌入除长城、北汽以外的新玩家,消费者对户外、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催生东风、比亚迪、奇瑞、长安等玩家加速涌入,产品涵盖高端与入门,新能源与燃油、硬派与轻越野等各品类越野SUV。其中,在业内人士看来,能够满足轻度越野需求兼顾城市SUV优点的轻越野品类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网约车市场饱和的信号正在不断加码,而多次明确表态不会放弃网约车市场的埃安,面对潜在的隐患,开始另寻增量,在比亚迪、哪吒、小鹏等一众新能源品牌后,埃安也正式加入出海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