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全面增长的业绩,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增长两倍。吉利高管称,2024年的成绩表明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已经取得“阶段成功”,而2025年将是吉利进入快车道的转折之年。
东风日产、上汽大众高管之间的“隔空互怼”,反映出来合资品牌阵营内部在全面开启新能源反击战之前,正加快抢占舆论高地。而本质上也与前不久自主品牌在“高阶智驾”上的论战目的相同——争夺话语权。
领导层能否平衡好技术、市场、利润间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小鹏能否在2026年全产品线布局完成前,跨越从“活下去”到“活得好”的关键门槛。
对于当下的北汽蓝谷而言,技术路线的妥协性选择、过度依赖单一合作伙伴、资本市场信心不足等问题,仍需破解。
在2024年10月尹同跃发出“智能化不客气”宣言后,2025年奇瑞快马加鞭开始推动智能化战略的落地,加入行业内“智驾平权”这一竞争点的角逐,根据规划,2025年奇瑞集团将全系覆盖猎鹰智驾、推出超30款高阶智驾车型。
星海系列为当前新能源行业企业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范本:当企业学会用“十年维度”看待用户关系时,新能源车的价值困局或许才能真正破解。
两年价格战以来,承载比亚迪品牌向上突破,主攻中高端市场的“汉唐”,已经呈现“量价齐跌”的趋势,“汉L唐L”的推出,标志比亚迪向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发起反扑。
理想汽车2024年的财报显示出,其在增程赛道的先发红利开始逐渐消退。在理想MEGA突围纯电失利后,面对2025年业绩与销量增长的双重压力,李想在今年下半年,即将第二次打起纯电突围战。
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既是一汽-大众面对行业变局的技术宣言,也是捷达品牌破局重生的转折点。
吉利星愿的强势崛起,给比亚迪在小型车市场的布局带来冲击,也主导了A0级市场格局新一轮变化。而在吉利、比亚迪的缠斗,以及埃安的入局下,2025年,在A0级纯电市场中将迎来新一轮乱战。
对阿维塔而言,唯有重构产品到用户的价值链,加强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在这场生死时速中觅得生机——毕竟在新能源赛道上,从来没有什么“不倒神话”。
当价格战演变为“底线竞赛”,中国汽车业正站在十字路口。从越南摩托车市场溃败的教训,到J.D. Power刺眼的质量数据,无不警示着短视竞争的代价。
销量下滑、利润减少,显示出来大众在华正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期。而从2025年开始,大众集团将逐步通过新品的推出交付,拉开其反击大幕。
路天关于比亚迪夏放出的豪言,现只交出一份含金量不显的成绩单,与批发销量存在巨大差距的终端零售量表明,“夏”搅局国内家用MPV市场还面临一定挑战。
零跑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点十足的财报,毛利大幅增长、单季度实现盈利8000万,提前一年达成单季盈利目标。面向2025年,零跑立下新目标称将力争全年盈利。
长安启源开年表现出来增长放缓,在长安内部各新能源板块中的掉队。一方面在于其推出的新车E07错判市场,并未如愿成为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市场激烈的竞争也正使其旗下主力车型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国内主流汽车集团开年以来,以比亚迪、吉利在增速上保持领先,而沉寂已久的上汽集团迎来久违的正增长,触底反弹;新势力阵营中,“华”系代表问界销量暴跌4成,增长遇到挑战,而小鹏异军突起,连续夺下新势力销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