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2022年的扣非净利润的亏损,江淮汽车即将面临的是连续六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的尴尬处境。自我造血能力的薄弱,成为摆在江淮汽车以及项兴初面前的一大挑战。
种种问题暴露的背后,均显露出理想汽车背负的巨大盈利压力。自去年11月理想汽车CEO李想表态“是时候和连续七年的亏损经营说再见了”,尽快扭亏便成了公司的当务之急。
2022年,北汽蓝谷平均每售出1台车,就要亏掉超过10万元。但赔本却没能赚来吆喝,全年仅5万辆的销量表现,成为摆在面前的尴尬现实。
在销量大增带来的规模效应优势下,比亚迪在2022年预计实现营收、净利润大幅增幅。在2023年,外界对比亚迪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能否延续高增长以及高端品牌的突破等层面。
20万辆目标似乎成了一道坎,捷达近年来屡战屡败始终难以达成。而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兼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张铁斌却似乎急不可耐地又立下一个新flag,5年后的产销50万辆目标,究竟是不是痴人说梦?
岚图汽车股东新增中银金融、工银金融、江西赣锋锂业等10位股东,注册资本由 26.1 亿人民币增至约 30.85 亿人民币。
品牌成立五周年之际,捷途提出“保30争50”的年度新目标,但摆在捷途汽车营销总经理张纯伟面前的有国内增速下滑、新产品投放效果不达预期等难题,捷途实现目标面临重重挑战。
零跑汽车自2022年IPO以来销量便出现疲态,面对特斯拉新一轮的价格战,其高端车型C系列或将再次受挫;此时的朱江明将毛利率转正的希望寄托于“全域自研”。
星途汽车为自身提出8万辆的2023年销量目标,面对新的挑战,根据已公开的信息,2023年星途将在新车、新能源、海外市场三大方面进行布局。
纳米BOX进入12月新能源SUV销量榜单前十,受到该车型销量的带动,东风EV新能源2022年国内销售35,002辆,同比上涨249.8%,2023年销量目标10万台。
面对“降则亏损,不降则产品竞争力不足”的两难境地,亏损不止的小鹏汽车在特斯拉掀起的新一轮降价冲击下,无奈被动下调产品售价。正处于人事调整期的小鹏在引援到来后,能否改变被动局面值得关注。
作为日产主销车型之一天籁车型全年销量跌出榜单前十,销量支柱轩逸下滑近两成,受新能源市场影响,东风日产年销首次跌破百万级。
欧萌达作为奇瑞汽车寄予厚望的“第三条线”,并未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与之地位匹配的水平,瑞虎8系列外,缺乏新的销量支点仍是奇瑞汽车增长的一大难题。
作为雷克萨斯唯一的中国高管,李晖承载着雷克萨斯在华发展的重要使命。而雷克萨斯2022年的销量成绩,也是李晖在任期间首次出现下滑情况,相信他本人眼下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