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走高,供应链成关键

12月1日,理想汽车又像往常一样,在每月的第一天准时披露了最新交付量数据。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在11月共交付新车1.5万辆,同比增长11.5%,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为11.2万辆。

从产品上而言,11月是理想L8的首个交付月,第二款车型L9也已进入平稳放量期。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理想L9自开启交付以来,已经连续两个月成为中国大型SUV市场的销量冠军。伴着理想L8的交付,两款车巩固了我们在30-50万价格区间的市场地位。”

11月初,理想创始人李想在微博中定下颇为乐观的目标:“争取2022年内实现月收入过百亿。理想L8和L9两款产品同时交付的时刻,也是时候和连续七年的亏损经营说再见了。”

显而易见,理想的多车战略已经开启,多款车型一齐打天下的布局逐渐奏效。只不过,虽然目前L8和L9两款主力车型同时交付,让理想年底冲量的想象空间变大,但这对于其在产能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能力带来了挑战,理想也在这一关键的节骨眼上掉了链子。

11月27日,理想发布一则“关于部分用户延期交付的说明”的公告,称“受核心零配件供应延迟的影响,部分理想汽车 App 内显示于11月底交付的用户将延期至12月 ”。公告显示,除了理想 L8 Max 外,理想 L9 Max 和理想 L8 Pro 两款主销车型交付都受到影响。

这个坏消息,无疑对年底冲量的理想打击不小。事实上,这并不是理想今年首次发布延期交付的公告,此前的3月、8月,理想均因不同原因宣告供应延期。供应链上屡屡出问题,并不是一个好兆头,也成为理想未来销量想要持续走高的严峻考验。

 

预期不定,资本市场反应平淡

即便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但资本市场的反应依旧平淡。截至12月1日美股收盘,理想汽车跌3.18%,21.3美元的每股股价较年内高点近乎腰斩。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中车网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成长属性开始向成熟属性转移,因此对于企业估值的参考也从增速向收益变换,而目前国内品牌的毛利率水平很低,净利润更是难以令人满意,当高成长潜力收缩后,对投资者的预期会造成更多负面冲击,也就是卖越多亏越多、亏越多想盈利的周期就越长。

沈萌认为,互联网造车的热度开始减弱,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业务占据份额的势头越来越强,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随着广汽、长安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强势崛起后发制人,“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承压严重,随时面临掉队甚至被淘汰的风险,比如去年在销量上领跑的小鹏,近几个月内忧外患销量惨淡,11月交付量仅5811辆,同比下降62.78%。

在这种极具不确定性的预期之下,外界对于理想也更多持观望姿态。就目前的形式而言,理想的当务之急,无疑是需要在今年年尾冲刺一波销量,如果能实现创始人李想所言的“和连续七年的亏损经营说再见”,则必然可以给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

根据规划,自2023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即将退出,包括理想在内的新能源车企当前均面临着国补退坡的带来的风险。今年12月,是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前的最后一个月,按照过往规律,车企和消费者都希望抓住最后的政策红利期,这一阶段大概率将出现翘尾行情,市场竞争势必也会更加激烈。

 

L8和L9,1+1能否大于2?

那么,以前仅靠一款理想ONE单打独斗,如今L8和L9两款车型双剑合璧,能否帮助理想在年末最后一个月将销量拉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拆解理想的产品策略可以发现,就像iPhone手机的思路一样,理想如今的L系列就是大杯、超大杯两个版本,理想L8和L9,产品在很多层面都如出一辙。在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L8和L9身上存在的产品重叠,或将使得双车同时交付难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就像今年消费者买了iPhone的pro系列后,基础款的iPhone 14系列就乏人问津了。

可以预计,有L9系列铺路,理想L8在下一阶段的上量会顺畅不少。只不过,L8必然会分走L9的一部分销量,同时考虑到这两款产品的售价,客户群体本身就相当有限。

另外,随着纯电汽车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理想汽车的产品优势也在不断被削弱。加之,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市面上增程式电动车的可选车型也越来越多,理想想要维持目前的销量增长势头,无疑有不小的难度。

交银国际在研报中指出,理想L8系列车型依旧依赖增程技术,而中国一些地区正在取消对于增程电动车的政策倾斜,不再为其直接发放新能源汽车牌照,限购政策将对理想汽车未来的销售产生轻微影响。此外,理想L9近50万元的售价也让交银认为其目标客户群体过于小众,会影响未来的销量。

至于理想最终能否把握住年尾这一冲量的绝佳时机,在市场争夺战中取得想要的战绩,还需我们拭目等待一个月的时间。

原文作者:王元石
编辑:王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