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的整顿,不仅是市场的“刮骨疗毒”,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经之路。
当卢放、桂生悦等车企高层公开质疑“声音大就是老大”的逻辑时,实则呼唤一场从营销竞赛向技术深耕的转型。
犹记得当初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大模型后,车企也是争先恐后接入,与现在的情况与当时何其相似。彼时,业内也判断“文心一言”的出现或将引领汽车智能座舱进入新的时代,但事实上,近两年车企的报道中已经嫌少再提及到“文心一言”。 如今,这样的风潮再次上演。
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必然会将在上一个台阶,同时也对车企们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具身智能无疑正值风口,特别是在AI大模型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端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普遍认为,具身智能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蓝海。
在未来3-5年里,设计的同质化仍然是车企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随着国内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矛盾逐步显现,车企亟需重新审视供应关系中的平衡点
SEA架构下的车型过于繁多,相比银河和极氪,锋芒被掩盖的领克Z10需要打开新的思路。
固态电池行业进入了爆发期。
无论是独立自主,还是融合共创,本质上日系车企都开始用“中国智慧”去做电车
有些车即便打骨折都卖不出去,有些车缺的只是一个好价格,方程豹豹5显然是后者。
新能源时代虽不缺乏爆款,但缺乏常年稳坐榜单前列的“常青树”单品。
大众纯电车型稳定月销过万的成绩,即便放在国产新能源排行榜上也能名列前茅。
在汽车行业的纷杂和喧闹中,要先占得消费者心智才能谈市场。
在市场总量增长放缓同时消费自驱力弱化的情况下,市场份额的争夺就显得尤为关键。
充电超时占位费该不该收?如何收?
燃油车难见增量,新能源迟迟无法打开局面,一汽-大众决定将反击战第一枪打到混动市场。
如今,资产负债率正在成为横旦在新能源企业面前的一条红线,一旦踩上就意味着在暴雷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不仅比亚迪本品牌越卖越便宜,就连腾势、方程豹这些高端子品牌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新能源发生自燃后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成为了当下热议话题。
黄超 2025/3/25 16:58
Aries 2025/3/24 14:55
黄超 2025/3/24 18:57
中车网 2025/3/26 16:13
中车网 2025/4/1 15:47
中车网 2025/3/24 11:16
黄超 2025/3/26 19:30
中车网 2025/3/28 08:26
李大广 2025/3/24 17:26
李大广 2025/3/2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