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奇瑞出口9万辆

2月7日,中汽协会披露的1月出口数据显示,被上汽集团霸榜已久的出口冠军,被奇瑞取而代之。

1月,奇瑞海外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71.5%,而上汽集团出口量为6万辆,同比下滑了13%。虽然中汽协会口径为整车出口量,不含海外基地销量数据,不过,据上汽集团产销快报(含海外基地销量数据),这一结果也没有改变。上汽集团称,1 月份实现海外批售 6.4 万辆,海外市场零售 8 万辆。

奇瑞超过上汽这一幕,其实在2023年即已有征兆。2023年下半年开始,奇瑞的出口已经大有赶超上汽之势。去年8月,奇瑞单月出口8.7万辆,离上汽的9.6万辆,相差已经不到1万辆;而9月份,奇瑞出口销量达到9万辆,离上汽集团的9.4万辆,仅有4000辆的差距。

从最终的增速上来看,2023年全年,上汽海外销售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而2023年,奇瑞全年累计出口量达到93.71万辆,同比增长101.1%。这不难看出,奇瑞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要远远快过上汽集团。

在2023年年初的商务年会上,奇瑞就曾提出2023年的出口目标为“保72万辆、冲90万辆”,奇瑞实际也超额完成了这一目标。

从出口市场分布来看,奇瑞出口销量的暴增来自在俄罗斯等市场的扩张,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曾对中车网表示,“奇瑞海外卖的好,主要还是前期战略布局比较充分,在海外建立了大量的KD工厂,现在又抓住了像俄罗斯还有一些南半球市场。”2023年时,奇瑞集团在俄罗斯销量达到16.55万辆,是在俄罗斯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

中国汽车出口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车企出口第一的称号,正是在2016年时,从奇瑞的手中夺过。在上汽集团之前,奇瑞曾连续十三年成为中国车企出口第一。而由于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发力,也让奇瑞官方对出口领域的表述出现了变化,“奇瑞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8年后,奇瑞月出口超过上汽,又再向出口车企第一发起挑战。在这背后存在国产品牌崛起的大势,从2022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赶上新一轮风口,奇瑞集团“出海”进入新阶段。在当年,奇瑞出口销量达到45.2万辆,同比增长67.7%,但彼时与上汽90万辆的出口规模,还有一半的差距。

国内汽车出口大爆发的趋势延续到了2023年,2023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辆,增速为57%,并在这一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奇瑞在海外的增长也随之延续。2023年,奇瑞与上汽的差距缩小到30万辆规模。(2023年中汽协口径则不到20万,上汽109.9万辆,奇瑞92.5万辆。)

在继续保持当前增速下,奇瑞全年超过上汽,再次成为国内第一大汽车出口集团不无可能。

奇瑞已经在扩大运力规模,早在2023年8月,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落地;而去年6月时,芜湖造船厂即已承接奇瑞汽车合资子公司安徽航瑞国际滚装运输有限公司的3艘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

不过,上汽集团对出口布局也在加快,上汽旗下安吉物流的自营船队规模正在快速扩大。而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曾对外披露透露,2024年上汽集团的出口目标为135万辆,2025年目标突破150万辆,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将超过20%。

不仅仅是奇瑞、上汽,还包括、长安、长城、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集团均在近两年,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布局。

如长安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将出口纳入核心战略。2024年,长安汽车制定了50万辆的出口计划,今年1月,长安汽车出口销量已经达到5.6万辆,仅次于奇瑞、上汽,位居整车出口第三。

2024年目标超行业20%

从各大车企的布局实际不难看出,中国车企已经逐步将内卷的势头,开始转化为向外卷。大的背景上,国内其实已经长期处于存量竞争的状态。而中汽协的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速度虽然将放缓,但规模仍将保持高位,预测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12%。

还有如中泰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将是中国汽车出口放量年。国内车企出口将进入普适性放量阶段,并且逐步从“本土造全球卖”过渡到“全球造全球卖”,汽车销售的海外盈利有望显著优于国内市场。

从奇瑞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海外市场的贡献下,奇瑞表现出来比国内车企更快的发展态势,在过去的一年中,凭借出口90万辆的成绩,奇瑞集团还完成了全年累销188万辆,同比增长52.6%的市场表现,超过一众同行。并且,奇瑞集团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今年1月,借助海外市场的发力,奇瑞集团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奇瑞集团销售自主品牌汽车20万辆,连续第4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奇瑞品牌1月份销量13.5万辆。

此前,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2024年,奇瑞集团会坚持把经营质量放在首位,在2023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超越行业增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是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

原文作者:黄超
编辑: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