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市场容量、人口数量、政策导向都对汽车业的发展呈现利好状态,此所谓“历史红利”。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的历史红利,都在逐渐减少,如果后续的一系列治理资源无法跟上,国民汽车事业将会与我们想象的越来越远。

政策导向越发理性

从第一辆汽车在中国下线开始,政策就对合资打开了闸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世界知名厂商都在中国设有合资公司或销售公司,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对引入外资也予以资金、土地、政策上的优惠,致使迎来黄金十年的爆发型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当初鼓励通过合资来弥补汽车工业在技术上的不足的愿望基本落空,有一定发展实力和研发水平的多是白手起家、长期“不受待见”的民营企业,这也迫使随后的政策予以转向。为了弥补自主企业在发展中的弱势,政策制定和补贴、渠道鼓励上,都有所偏向,乃至近日全国挂起的“自主公务车采购”风,政策对于汽车业以及民族企业

但随着汽车保有量大量增多,对交通、能源等问题的影响日益显现;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变得更加理性,同时开始转向到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内容的引导上,对传统汽车的“帮扶”已经基本结束了完整的一轮,限购、限牌、鼓励二手车交易,成了当下的主旋律。因此,从整体上看,政策对于汽车业的红利,已经呈现减少趋势,而变得更加理性。

市场容量的悖论

当各地的车企扎堆中国的时候,市场的悖论开始呈现。中国市场到底还能支持如今的发展速度多少年,厂商普遍看好,但连续两年增速放缓、各地限购政策的推进、能源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逐一显现,与厂商形成了悖论。

从2011年开始,全年销售增量实际上已经从此前的15%~20%下调到5%,连续连三年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从理论上来看,虽然随着汽车更新换代、二三线城市的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引入,以及人均汽车保有量来看,中国仍然有着不小的空间,但这一空间的开发,从成本和时间来看,都有着极大的障碍,车企应该从此时就转型,做好未来5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缓慢的中期准备。

从红利的角度,大量空白、大批量强烈的购买风潮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空间和增长点分散化。一方面是二三线城市的开发空间与一线城市对汽车的需求并存,而二三线城市消费人群的购买特点与一线城市又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购买趋向于理性,二手车市场与新车市场同步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

这好比从带孔的透明盒子中抽毛线一样,看着很多,却只能一点点的抽出剥离。这种悖论日后在汽车发展中将经常呈现,于此相对应的,红利也将会在汽车上下游延伸,以更多的形态呈现。

人口红利的衰弱

而在企业内部,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减少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根据资料显示,美国三大汽车厂商普通工人工资至少每小时几时美元,通用最高达到近80美元每小时,三大车厂工人工资收入能占据30%;日本丰田普通工人工资达到48美元每小时,算上福利更是达到了80美元每小时。

中国工人与之,每小时的工资仅仅十几人民币,年薪最高的大众普通工人月薪在万元水平。因此总体上看,各主机厂支付普通员工的薪水,只占据总支出的较少一部分。但随着近些年通货膨胀、CPI指数的增大,对于工人的各项福利开支变得比以往庞大;同时由于行业同质化等特点逐渐显现,人员流动加大,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和稳定的员工,不得不支付更多的薪水而导致成本上升,例如国家通过《新劳动法》的方式强化企业员工的利益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成本的上升,长期以来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将逐渐减弱。尤其是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国家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将可能导致部分中国业务外流,这一点,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压低的终端价格,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一方面需要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习惯性依赖;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此外,还需要企业不断开拓创新机制,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而并非依赖于廉价劳动力而扼杀创新的冲动。

上述三种红利在中国已经开始显现,好在这个过程目前看来还比较缓慢,但如果企业不予以重视,长时间的积累可能导致积重难返,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解决结构性问题。(文/中车网 孙平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