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长率远低于市场
1月23日晚,广汽埃安×路人王2021年度总决赛在广州国羽中心圆满收官。埃安将消费人群锁定在新生代身上,汽车的运动化、时尚化、年轻化已成大趋势,体育营销成为车企屡试不爽的选择。埃安如今急于攻克C端市场,此类的营销手段正是符合了当下的消费趋势。
1月18日,广汽埃安发布AION LX Plus 1008km续航媒体实测成绩单。测试结果均显示,该车在零下的情况下续航基本可以维持在800+km,足以保证日常的通勤。
AION LX Plus是广汽埃安重要战略车型,目前,广汽埃安在售车型有四款,分别为AION S、AION V、AION Y和AION LX,但销量主力仍为AION S。数据显示,2021 年全年广汽埃安销量超过 123660 台,同比增长也达到了 119%。实际上,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长率达到了167.5%,远远高于广汽埃安的增长率。
从广汽埃安产品的销量结构上看,AION S依旧贡献着超过了一半的销量。从销量数据看,定位高端的AION LX每月销售仅百台,价位稍低一些的AION V月销也仅千余台。按照爆款思路打造的AION Y,曾被寄予厚望,但目前来看每月的销量也是在千台左右。而AION S一款车型几乎占了每月销量的7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Aion S主要的销量来自于网约车市场。作为埃安旗下首款车型AION S在C端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反倒是在B端市场,AION S歪打正着,依靠长续航以及同为广汽集团下的如祺出行的支持,逐渐赢得了市场认可。
彼时,AION S赢得了网约车市场,成为了“最牛”的网约车,但却已经让埃安失去了C端市场的机会。一款AION S网约车甚至已经拖累了整个埃安品牌的形象,以至于其他几款车型在C端市场都难以有好的表现。
高端化“难上加难”
Aion S这款车正是最早上市的埃安品牌车型,也是广汽敢于定位高端品牌的“底气”。这款车补贴后约为15万,确实也够得上“高端”的价位了,上市两年以来,虽然增长势头一直比较平缓,但也累计突破了10万台销量。
除了增长缓慢外,还有个很核心的问题,业界一直并不看好这款车,甚至也是不看好埃安成为高端品牌的原因。那就是Aion S,主要的销量来自于网约车市场。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看来:“B类客户的开发偶然性很高,市场也相对有限,只能是一时“投机取消”,忽悠了个销量数据,却毁了一台车,这一点上确实不太合理,从长远看,很可能会毁了广汽埃安。”
上一个重B端,轻C端的失败案例北汽新能源,至今仍在艰难求生。广汽埃安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2020年11月,广汽埃安提出了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目标:2021年广汽埃安能够成为高端智能纯电动车品牌中的No.1,销量增长50%。现在2021年已然结束,销量增长目标虽然可以达成,但失去了C端市场,高端化就无从谈起。
缺乏明确品牌特征
当然,广汽埃安也曾做过努力。AION S plus于去年7月上市,官方曾寄予厚望:“AION S Plus的推出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主打2C端市场。”可终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彼时,广汽埃安以AION Y、AION S Plus,及AION V、AION LX为代表的新产品密集来袭,不断助力埃安品牌向C端私人消费市场,并向更高阶的细分市场拓展。如今看来似乎“力不从心”。
目前新能源领域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几乎都有着各自的品牌性格和调性,并最终在高端化路线上实现了突破。比如蔚来靠着早期在用户运营上不计成本地投入,理想凭借CEO在微博上经常性的大放厥词,小鹏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强调自己的科技属性。
为了销量数字上能够好看,广汽埃安也默许了这种将主战场放在B端的策略。以至于曾经大肆以网约车作为营销活动主题,AION S还特意为出行市场新增定制车型。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AION S 的销售结构中大约有60%为非个人用户,销量以网约车、出租车相关企业为主。即使是私人购车后,将AION S、作为网约车使用的消费者也并不在少数。运营车辆逐渐成为了埃安车型尤其是AION S的主战场。
在汽车分析师曾志凌看来“时至今日,当我们说起埃安这个品牌的时候,除了满大街的网约车外,似乎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埃安品牌自己的性格和特征,更不用说向高端突破了。”
去年年初在百人会论坛上,埃安领导人曾公开表示:“今年底就能做到8分钟充满80%同时续航还达1000公里。”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如果真能做到,那势必可以让广汽埃安直接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领头羊,超过特斯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同年7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华为项目的实施。业内人士认为:“和华为的深度合作,或许会是为埃安品牌塑造形象,突破高端的一个办法。但是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要等到2023年底才能量产。在此之前,或许埃安还要继续受困于B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