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东晓程

昨天,用丹东市常务副市长的话说,丹东市政协开了一个很有水平的常委会。会议研究的议题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但有几位常委不由自主地谈到了汽车新能源问题,都认为丹东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将此作为支柱产业,培养产业基地;呼吁政府主导,政府扶持,政策优惠;融资的方法是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国家支持,争取贷款、社会闲散资金、风险投资和机构战略投资者支持,争取做大做强。

依据是丹东有两个电动车项目:黄海汽车的混合动力车项目和东港超能汽车有限公司的电动汽车项目。据丹东市政府介绍,“曙光汽车集团与中国航天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作开研发的12米混联式的混合动力低入口公交车进展顺利,现已生产二批次71台,并成功投放市场。”“丹东思凯公司2007年开始高薪聘请高端人才,组建高能比碳电池实验室和动力电池中试车间,已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能比纳米活性碳材料和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电池,电动自行车用动力型超级电容样品容值达到3500F,每公斤50瓦小时;中试生产车间预计今年底建成,明年上半年投产,年产动力型超级电容10万套,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以上。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研制也在紧张进行中。”

由此想到了几个问题。

一、电动车企业哪些是真正值得扶持的

国家新能源战略实施至今,已有18省市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并将其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风机装备及零部件、光伏电池等发展失衡,已经过剩;电动车产能开始全面铺开,遍地开花,处处电动车,处处要资金,处处靠贷款,处处要扶持,已经形成了全国大跃进的态势。

如此自由发展,必然出现产能失控,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处处贷款,处处扶持,使真正需要扶持的企业反而得不到扶持。

丹东市发展电动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的象丹东这样的城市都来发展电动车。即使上述18个省市都来把电动车行业当作生产基地建设,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那也不得了。四处开花,无处落果,劳民伤财,浪费严重。

国家应该搞一次行业调查,全面了解一下全国哪些企业在搞电动车,它们是什么资历、什么基础、什么水准、什么资产状况和资金结构,有什么样的技术支撑,在电动车生产研发标准出台之前,就加以掌控,提前限制电动车行业的自由发展、无序竞争的局面。

二、电动车技术中哪个方向是最有可能突破的

在对全行业技术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看看哪些企业的哪些技术是可行的、有前景的、有可能突破的,组织专家进行科学、翔实、实事求是的充分论证,依此确定为全行业的攻关方向,发动全行业力量加快攻关。

三、怎样突破

只要技术路径找到了,可行性分析结果明确了,方向性集中了,就可以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合力,在人才、政策、资金、信贷、市场等等各方面提供配套支持,同时鼓励跨行业合作,真正做大做强。

各类电池的研发在选定了一致的方向、重点突出之后,可以继续进行,过几年再进一步考察研究方向的切实可行性和研究价值,但不在重点扶持之列。

如此,才能提高集中度,避免产能过剩和投资的重复浪费。

据丹东相关企业介绍,新型的碳电池用于汽车,将来即使车身报废了,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都不会结束。此言是虚是实,可以任意考证。

据说山东的农用车都是电动的了。

企业的研发积极性高涨,这是好现象。电动车生产资格,大家可以公平竞争,从而择优扶持,重点突破。企业积极性有了,国家的积极性更高,投资力度更大,未来仅电动车研发一项就拟投资1000亿元。果真能够选到好项目、好技术,百姓购买电动车可以享受政府和企业高额补贴,未来5年内,普通百姓买到5万元电动车,或许不是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理想了。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