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东晓程
近日有两条消息值得关注:工信部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两亿辆;环保部说,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目前”的污染就如此严重,未来十年又会如何?
10年后超两亿辆的汽车产品中,极少排污的新能源车又会有多少?而且这些新能源车中,空气污染没有了,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怎么处理?十年后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案么?
据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苗头,这就是,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中国汽车社会有可能出现极端化倾向。
现在全国汽车保有量有7000多万辆。这个数字已经让城市管理者叫苦不迭,让开车的、赶路的怨声载道,让规划的修路的穷于应付,让全国范围内的很多大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道路拥堵不堪。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未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未来的汽车应该怎么开?
极端化隐忧并非危言耸听。
一、通向未来之路的汽车社会在以极速发展。
以2010年的增长速度计,每年汽车增长的常量是1500万辆;中等城市丹东今年上半年的汽车保有量较去年增长40%多,这是个在中等城市中很有代表性的数字。连高速公路都开始堵车了。这也是汽车社会发展极端化的一个症候。
二、全国汽车保有量在走向极限容量。
未来十年,全国各城市汽车容量将达到极限。而政策作用下的促进汽车消费措施继续发挥作用之后的汽车消费高潮还没有真正到来,换车高潮、购买第二辆车的消费大潮也在积蓄能量,随时爆发。
三、全国汽车产业在为争夺市场份额极尽扩产扩容、增加销量之能事。
2015年,全国汽车产能将增加到3400多万辆,是目前每年的常规销量的两倍多。
而全国各地的道路增加、城区交通设施、汽车容量空间增加的速度,仅仅是汽车保有量增加速度的3%。
相对于中国各地应对交通安全、交通突发事件交通疏导能力和水平以及城市汽车容积率,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极端化倾向更为明显。
问题是,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增长是、呈开闸放水的爆发式增长态势,而交通道路设施、城市交通空间和交通管理水平受土地资源、城市交通资源的限制,几乎呈凝滞状态,这和国外的汽车保有量渐进式增长和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渐进式跟进正好相反。
由此可以预测,未来10年,两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放在局促拘谨、捉襟见肘的交通环境中,无异于一个定时炸弹。十年间极速增长、极限扩容、极端竞争的过程,就是汽车社会定时炸弹积蓄能量的过程,而十年间愈演愈烈的中国汽车社会膨胀的极端化倾向,将成为这个定时炸弹的导火索。
届时,无路可走、无缝可钻、无油可用、无气可喘、无地自容、无场可建的各类由过多的汽车、过少的道路、过多的城市人口引发的人车路的矛盾达到一定的尖锐程度,这颗定时炸弹就可能爆发为城市交通的时常瘫痪。
如果坐视这种后果的出现而无所作为,是对未来的极端不负责任。未雨绸缪是良策。目前,必须着手这个问题的实质性研究。中国交通资源空间还有多少,中国社会汽车容量能有多大,引发交通瘫痪的定时炸弹引爆极限值是多少,应该有科学的数据做支持诞生及早的社会预应力,同时抑制这颗定时炸弹能量的继续蓄积,并逐渐缓释其能量,变爆发为渐进性释放。
增强预防汽车社会爆炸式膨胀的预应力,应提前做好以下工作。
一、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见好就收
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策略只是权宜之计。以后三年,其历史使命即告完成,汽车消费仍应进入顺其自然状态。避免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让交通资源不堪重负。
汽车消费的副作用应得到重视。单纯依靠汽车产业和单纯依靠国内汽车市场的依赖性经济,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加以重新定位,重新摆布。
国内汽车消费应该通过政策措施形成控制消费的平稳走向。避免汽车社会的过度膨胀、过早膨胀,增加环境和城市负担。
二、公交先行策略应该在全国统一实施
全国大中城市,应该在五年或七年之间,实行全民免费乘坐公交车制度,让利于民,缓解交通难题。其经费应该在车购税、燃油税中统筹,并通过公务用车改革筹集。
增加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数量,为市民出行提供最大便利,增强公交车吸引力,减少不必要的私家车消费和在市内的使用。
三、加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鼓励各大城市修建地下铁路和城市轻轨,降低城市市民交通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提升汽车产业集中度
彻底改变一省一车企、各省造汽车、区域竞争、诸侯割据、恶性竞争的汽车产业不正常格局,五年内解决地方官员极端政绩观问题,杜绝全民招商、生拉硬拽卑躬屈膝以相互压价相互抵消窝里斗为代价的不正常的为业绩浮夸而招商,避免地方为汽车扩产推波助澜。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举措,将中国汽车企业总量压缩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颁布实施汽车故障频发召回法律,淘汰低质产品,提高准入门槛,引入良性竞争。
今天新浪汽车报道,《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特别提到,未来中国兼并重组的重点为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意见》试图从财政信贷政策倾斜和从体制改革突破上,推动中国企业兼并重组。根据《意见》,各方应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打破地域封锁与市场分割。看来企业集中度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国汽车产业正确的走向问题。
五、增强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尽快将中国汽车产品成规模打入国际市场。提高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力,提升竞争力。变以国内市场为主为国际国内市场并重。逐步摆脱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六、停止新的汽车合资公司的审批建设
保留必要的国内市场空间扶持自主品牌企业。停止审批新的中外合资企业。以前批准的合资企业,合约到期后应即停止合资续约。避免外国品牌产品对国内汽车市场的继续大面积蚕食。
七、集中全国智慧,研发新能源车
切实集中全国汽车人才,集中研发新能源车。实施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奖励代拨款,对急需突破的瓶颈和技术难点,实施点射,重点突破。
如果真正提前采取预应力措施,汽车社会膨胀的极端化倾向就会避免,由汽车引发的21世纪新的人为灾难就回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