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东晓程

在购车之前,每当双脚踏上马路需要徒步一段不近的路程,还要赶时间,公交车够不上,周围各类时尚的稳重的大气的靓丽的私家车穿梭般来来往往,于是条件反射原理起了作用,脚步常常就慢了下来,情绪往往就松弛下来,急切地想到,如果尽快买车,岂不享福了?何苦这样匆忙奔波?

每一次徒步上路,条件反射般就对自己未来的爱车产生了无穷的思念;每一次驾驶摩托车遭遇瓢泼大雨,也条件反射般产生了两轮换四轮的强烈欲念。

持币待购或者持币待换者对爱车已经是胸有成竹,或者情有独钟志在必得之时,步履匆匆赶时间时想它,出门在外急着回来打不上车遇不到人时想它,看到同事驾车出出进进时想它,看到路上新车时想它,看到网络上的新车新闻时想它,看到电影里的汽车矫健的身影时,也想它。条件反射原理让持币待购人群时时刻刻吃尽没有爱车或者没有理想的爱车的苦头。

而一些广告策划人,偏偏就是在持币待购者对新车苦苦思念之时,借助条件反射原理,对受众进行反复刺激,不断发出各类信息信号,降价刺激、新车发布刺激、新车试驾刺激等等信息五花八门,让持币待购人群备受折磨。

随着汽车市场日渐成熟,车型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营销策划水准的提升,汽车广告也铺天盖地,创意新颖。移植式、嫁接式、直白式、情节性、故事化各种风格异彩纷呈,马路上、地铁里、飞机上、酒店内、商场里,代表各种风格的广告创意往往扑面而来,还有机场里、火车站的实车展示类广告,不管你有车没车想买车还是想换车,你都躲闪不及,不得不细细观看。诉诸听觉的、视觉的,都在条件反射作用下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同时建立了新的条件反射,不管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只要是听到汽车的字眼儿,都会敏感起来,打起精神,探究一番。

无孔不入的汽车广告将互不相干的事情串联起来,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看着电视,某某车就跑出来了,象电视剧《乡村爱情》,看着电视剧,连那汽车都入戏了。

美国的好莱坞,据说汽车广告做绝了。汽车与剧中人一起出生入死,翻云覆雨,筋斗翻、连环撞,汽车戏被演绎得出神入化。投入在戏中时忘了那车是真的车。戏过之后才发觉,这车似曾相识,还在卖呢。原来,不知不觉又被条件反射了一回。

成功刺激到汽车目标客户群的广告,就是成功的广告。成功的汽车广告都能建立起车友车迷的条件反射,而且刺激信号不强不弱,不远不近,正中下怀,让客户欲罢不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这样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视觉听觉温柔的刺激形成了南风效应。

想让人们脱掉身上的大衣么?不要用强风。强风刺激过度,可能越吹,大衣裹得越紧。而南风习习,温润如春,吹来吹去,温热难耐,一双手就不自觉地去脱掉身上的大衣。

汽车广告的柔性刺激也是这样。它没有直接吸引你去购买汽车,而是让你喜欢的汽车总在你的眼前出现,让你在不经意间与其自然而亲切地邂逅,让它不知不觉地进入你的视野。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选择就将因此而改变。这就是南风效应。

这正是条件反射对持币待购者柔性刺激的结果。

不过,目前来看,最强的信息刺激还是降价、降价。

某款热销合资品牌中级车大降之后起价8万。在这样的强刺激下,众多的持币待购人群不动芳心,其实很难。什么时候车价降到了极限,而且稳定在这个极限一段时期,中国汽车市场的购车高潮才会再一次风起云涌。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