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个月销量低迷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本田中国推出了e:N 品牌下的两款纯电新车e:NP2 极湃2和猎光 e:NS2,发起了新一轮纯电攻势。

这其中,在车展上当天上市、由广汽本田推出的极湃2,至今已经进入市场三个月,但依然未能掀起任何水花。上市3个月以来,极湃2销量分别为33辆、435辆、295辆,这一成绩与前作极湃1上市之初的表现基本没有太大差异,而这也意味着本田e:N 纯电序列的又一次失利。

极湃2由本田的中国团队研发打造,出自本田纯电动车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该车定位紧凑型纯电SUV,限时售价为15.98万起。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李进在介绍这款车型时强调称,极湃2是广汽本田在累积千万辆生产里程碑后的转型力作。

但上市三个月销量不过千辆,还是宣告这一车型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上,已经成为边缘化产品。

除了极湃2外,由东风本田量产猎光也在今年6月下旬上市,而该车7月份的完整销量为209辆,这同样是一个难有起色的起步数据。猎光的售价与极湃2相同,同样以15.98万的价格限时起售,还采取与知名IP奥特曼联名的方式,意图实现破圈,吸引更多外界消费者关注。

与此同时,东风本田副总经理杨忠华还在产品上市发布会上炮轰“国产新能源”称,“一些新能源品牌快刀斩乱麻、压缩开发周期,降低品质标准,急于将拼装车推出市场,将隐患转嫁给用户,收割韭菜;在看得见的地方冰箱、彩电、大沙发尽显豪华,在看不到的地方使用廉价平替,减配减料。”

不过,无论是与奥特曼的联名还是出圈的言论,从结果上来看,暂未给猎光带来更多关注度与销量。

1-7月销量再跌24%

“合资品牌通过这个推出新的电动车产品来抢回市场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他们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优势,自主品牌在技术和产业上优势都比较明显。”此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曾对中车网表示。而从结果上来看,本田新一轮电动车的投放失利则依然印证了这一观点。

在技术上不占优势,同时,在价格上,本田的电动车也缺乏竞争力,如同级产品中,比亚迪的元PLUS价格已经降到11.98万起,而本田的两款电车售价都为15.98万起,当前,极湃2的售价在部分地区已有经销商给出13.98万的报价再降2万,但这一价格显然仍然要贵过自主品牌的同级产品。

从极湃1、e:NS1到极湃2的表现,已经很难让外界对本田的电车产生信心。在纯电攻势不利、而燃油车在国产新能源的攻势下又呈节节败退趋势下,本田在中国的发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日前,本田中国发布的7月销量数据显示,7月本田在华销量为5.2万辆,同比去年销量暴跌41%。

广汽、东风两家车企发布的产销快报给出了本田两大合资的具体表现,7月,广汽本田销量为3.33万辆,同比下滑20.8%;而东风本田销量仅有14229辆,同比暴跌74%,第三方数据显示,东风本田在7月已无一款产品销量破万,曾经的主力之一思域销量已经下滑到3000辆水平。

今年1-7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46.8万辆,同比下滑24.36%。毫无悬念,本田将在今年迎来在华连续第四年下滑。面对这一局面,本田在中国市场已经做出减产的决定。

削减产能加快电动化

7月下旬,有消息称,本田计划将在华燃油车产能削减1/3,整体产能从149万辆降至100万辆。而随后本田中国对此做出回应称,实为把149万辆的产能调整为120辆。

本田中国表示,这一决定的核心是实行产能优化,加速电动化转型,其措施还有包括9月和11月,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全新的新能源工厂将要投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结合本田当前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后的表现来看,显然,本田在国内的新能源车破局未来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在新能源领域,除了纯电之外,本田此前也在国内市场推出过插混产品试水,如在新一代雅阁上就推出了PHEV版,彼时,广汽本田对该车的期望是,雅阁e:PHEV将进一步增强全新雅阁在主流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力。但全新雅阁上市后反响也不积极,插混雅阁上市后月均销量还不过千辆。

整体上来看,本田电动化转型核心还是以纯电为主,而按照此前规划,到2027年本田纯电动产品阵容将达到10款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e:N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在纯电市场上,本田已经正在加注新品牌,4月份车展之前,本田在华已经推出全新电动化品牌“烨”,并计划到2027年推出6款“烨”品牌新车。此前,本田中国相关负责人曾对中车网表示,与两年推出的“e:N”品牌相比,“烨”品牌最大的区别在与平台架构的不同。

“烨”品牌全系车型将基于 Architecture W架构(“W”架构)打造。对此,官方称,这是本田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全新架构。且在“烨”品牌发布时,官方还特别强调,“烨”品牌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而生,宣发中通篇不断强调本土化,表明本田迫切希望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上破局。

“烨”品牌的首批车型“烨S7”和“烨P7”将在今年年底上市。而其能否洞察国内消费者需求、打动中国消费者还有待观察。

原文作者:黄超
编辑: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