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退休前的最后一战,集中上汽集团优势资源的智己不仅在三大汽车集团高端品牌中垫底,推出的两款车型接连失败,而且大幅降价后也没能止住跌势。最新数据显示,智己汽车8月份销量1537 辆,比7月份的1737辆少了200辆,环比下滑11.5%,其中L7销量仅为150辆。

更重要的是,降价不但未能改善销量,反而激起了老用户的强烈不满,进一步重创了智己品牌的口碑。销量低迷、口碑受创,时至行业淘汰赛,智己汽车的前景十分堪忧。

智己背刺老用户

智己汽车最近的一次维权和智己6月份推出的置换购车政策有关。今年6月中旬,智己发布了一个针对老车主的置换政策:万众7待券。这份置换政策主要是面向智己L7车主的,因为里面涉及的原石兑换主要是L7车主的。简单来说,智己L7老车主置换LS7新车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优惠。

但在智己L7老车主看来,这个政策其实是对他们原本权益的侵害。2021年,智己L7刚上市的时候,给天使轮用户的承诺是:

“首批3000位天使轮用户每年正常行驶超过5000公里,所产生的数据权益将可选择用于兑换下一代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智己汽车将在全新智驾系统正式上市一年后,为天使轮用户提供原厂软硬件全面一体化升级。”

引发老用户不满的原因则是,根据智己6月份提出的这个置换权益,如果用户用这个原石买了智己的新车,也就是已经上市的智己LS7,就不能再兑换激光雷达和电池了,无论你有多少原石都不行。也就是说,这个原石现在只能来增购智己的新车,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8800原石换来的号称10万元优惠券,就不能实实在在用,还要天使轮车主放弃激光雷达升级权益和高阶能量电池升级权益。8800原石是很多车主天天签到打卡,积极做任务,不断开车累积数据一年都不一定能攒到的,而且再次升级的权益也不是免费送的。又想扩大销量,又要彰显高价值回馈用户,一个一百来字简单的回馈兑换活动,密密麻麻配了上千小字的活动说明,真是用心良苦啊。”有车主吐槽道,在车主看来,这其实是智己回收原石权益,不想兑现承诺的做法。

另外,中车网了解到智己L7车主不满的原因还有其对用户的区别对待。据悉,有车主爆料说在上海和青岛地区,智己汽车给有些车主提供了九折回购智己L7,置换LS7的政策。而其他地区的车主则无法享受该政策,导致老用户的不满。为此,中车网探访了青岛的智己体验中心,向销售人员询问是否有该项政策,其销售称“没有听说过,我们这暂时不提供”。

智己降价,车主一年“损失”20万元

引发老车主维权的另一个导火索则是今年4月份智己L7的降价事件。今年4月以来,智己L7降价8万销售的消息传遍了车友圈,由此引发已经提车车主的不满。尤其是当时盲订支持智己的那批天使轮车主,本来真金白银支持L7,没想到到头来确被割韭菜,很多人心里非常不爽。车主们一开始只是在论坛、车友群等L7车主聚集的地方吐吐槽,但并未得到智己官方的回应。

有一部分老车主在论坛中提到,他们对于L7降价的态度是可以接受,但是让他们不舒服的是不能接受智己对老车主不管不问的态度。“今年电动车都很卷,所有车企都开始卷,智己降价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智己降价是市场行为,那你要跟奔驰宝马凯迪拉克,跟东风岚图、北汽极狐学一下,大大方方降价,给老车主相应的补偿。奔驰EQS降价后,给老车主补偿了差价;凯迪拉克锐歌降价后也是补偿6万现金;极狐阿尔法S降价10万,也给老车主补偿了10万现金;岚图虽然没有补偿现金,但是承诺二手车可以八五折回购。但是智己什么都没有,更过分的是,智己还不承认这个事情,反而玩起了双标,一边说是经销商自己的问题,一边又说是市场行为。”

智己L7降价的最大影响是,其二手车保值率大幅下降,而这款车是去年8月份才开始交付的,有些去年预订的车主今年才提车的,所以很多人无法接受突然降价8万。至于二手车的保值率,北京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但37万多的智己L7,开了不到2万公里,在二手车市场上的报价只有20万。

“不到10个月,就亏了十五六万,还不是自己导致的,我们不能接受。”车主杨先生愤愤不平道。另外有一位东北地区的车主吐槽:“40多万的顶配版,20万甚至都没人敢要。”

此外,在降价这件事上,智己的态度也令老车主胆寒。首先,L7降价不是智己官宣的,而是车主们买车时发现的。而在面对老车主提出质疑时,智己给出的解释是,降价是经销商自己的行为。但智己之前一直说自己是基于直营模式打造的多渠道的营销模式,结果现在直接变成经销商模式了。有些车主也表示,自己向当地所在经销商求证上述言论,经销商回复是,他们没有定价权,售价是智己自己决定的。智己的种种举措让老车主心寒不已。

智己深陷诚信危机

事实上,智己L7引发的维权从该车上市起就未曾中断。先是,“天使轮”定车的准车主权益被集团内部其他定车渠道的优惠超越,而智己CEO公开表示的“套路型优惠”反而出现在了集团内部的其他定车渠道上,“天使轮”准车主们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再是,在智己L7定车过程当中,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升级“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OrinX芯片、高阶能量电池”,消费者冲着这些新功能预定智己L7。官方现在反而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升级办法,让大家觉得受到了忽悠;还有则是就是宣传的车辆无线充电功能由标配变为需要花6000元选装,而前排座椅通风功能也仅仅是椅背通风,坐垫并无通风功能等,也让用户感觉到了不满和欺骗,认为智己是在虚假宣传。

在上述维权发生后,智己联席CEO刘涛就进行了发声称:“智己汽车的产品在不断改进,如果真的有一些用户不能理解,我们也表示尊重,但也会感到有小遗憾。”刘涛坦言,这是建立“用户型企业”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

但用户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有些用户对于智己汽车官方宣传的“智己L7在英国米尔布鲁克试车场的山路赛道,由拥有F1技术背景的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对其进行性能调校和测试”事件表示怀疑。

“在中国疫情横行的三年时间内,一台未上市的全新车型,是如何克服万难,远渡重洋送到海外,完成测试调校的。亦或是国外团队不畏中国不时的封控政策,远赴国内进行了测试。”另外,该用户还提出“一款轿车,历经180多天,在米尔布鲁克试车场,完成了108项性能指标的严苛调校,那一款SUV又历经了多少天严苛调校?完成了多少性能指标测试?在哪些专业场地?多少种路况?总计测试调校了多少公里数?”等问题,但并未得到官方的回应。

除此之外,智己APP社区不让真是用户发言、售后服务一塌糊涂也是用户维权的重灾区。车主王先生告诉中车网,智己APP中用户社区力都是智己员工全权操控,肆意将车主用户禁言、车主发布的信息仅个人可见;让员工、水军做信息覆盖,对真实车主做信息隐瞒。王先生表示:“我在社区中但凡发布一些智己官方不想看到的信息就会被莫名其妙禁言。”对此,让他感觉非常不满。

另外一位山东的智己L7车主田先生则向中车网吐槽“智己是真的一点担当和责任感都没有的品牌”。他表示,在他提车第三天就因为其倒车影像延迟造成车辆刮蹭,在车内显示器显示还有30公分的距离时,实际已经碰到了别人的车。反馈到厂家后,厂家表示车机有延迟是正常的,可以听雷达声音判断。这让田先生感觉到很荒谬。

让田先生感到不满的还有其续航里程打折过于严重,他表示他的爱车宣传是615公里,实际现在只能开400多一点,连7折都做不到。田先生将其情况反馈给厂家后,其得到回复,车正常没有质量问题。还指出是田先生的驾驶习惯不好、开空调等原因造成,对此他表示,40万的车买的只有糟心。

中车网查阅资料发现,还有大量智己 L7 的车主在第三方投诉平台维权,称该车存在减配、动力电池虚标等问题。作为一个新品牌而言,智己既没有品牌烙印,也没有独特的服务,反而让新老用户都倍感心寒,用户口碑一落千丈。

难担企业转型重任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从背景看,其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这 3 家龙头企业共同斥资 100 亿打造,不论是整车研发生产供应链、智能技术水平还是资金实力,相比传统新能源汽车品牌或造车新势力,都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上汽、阿里、浦东新区三者的加持下,其出身之“高贵”不言而喻。在管理团队上,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挂帅亲征,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担任总指挥并任董事长,拥有内部资源的优先配置权,由此也可以看出对“智己”的重视程度。

但这个这个自创立起就被寄予厚望的上汽“一号工程”,不但没有帮助上汽集团问鼎新能源领域的“一哥”地位,甚至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同为三大汽车集团新能源高端品牌的一汽红旗和东风岚图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在市场终端表现不佳、在用户口碑上更是一落千丈,旗下智己 L7 在上市后销量不增反降,月销规模从起初的上千台,萎缩到了如今不足 100 台,如此夸张的降幅也直接引发了外界猜测,主销产品无人问津,或许将是智己汽车在今后的常态化表现。

有意思的是,对于智己 L7 的未来预期,刘涛还曾在社交平台发言,称“花40多万元买BBA的人很悲惨,智己L7是一款实力劲爆的宝藏车,终有一天会成为网红。”在业内人看来,月销量徘徊在百辆的智己 L7,实在很难和“网红车”产生关联,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智己在产品端的失败,将使品牌沦为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路上的累赘。

这样说的原因则是,在今年4月份上海相关领导曾在视察上汽集团时,对集团目前新能源汽车项目“大而不强”的发展情况并不满意,并当场作出了重要批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企业创新转型,在重点领域和环节上下更大功夫,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据 4 月 28 日上汽集团官方消息显示,2023 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力争达到 150 万辆;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要知道,2022年 9 月份,上汽集团 2025 年新能源年销目标还是 270 万辆,如今这一目标却变成了 350 万辆,短期内大规模的战略调整,无疑折射出了整个集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而这一部分的压力则是多数来源于智己品牌。

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智己汽车显然已经无法担起上汽集团转型重任。不仅如此,作为在燃油车时代当之无愧领头羊的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进程中已经远远不如同为三大汽车集团的一汽和东风。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留给上汽集团和智己的时间和市场空间不多了。

原文作者:Aries
编辑: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