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打出“油电同价”牌

5月22日,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正式上市,18.99万和19.99万元的官方指导价令外界讶异的同时也表明了东风日产定价逻辑的转变,对比来看,此前,第四代奇骏的燃油四驱版车型售价在21万到26万之间,而本次上市的超混电驱奇骏均为四驱车型,售价均不到20万。

在发布会上,刚刚履新不久东风日产销售总经理刘新宇直言不讳,“汽车厂商认为的‘好’,那不一定是消费者认为的‘好’,所以我们要直面逆风题,再不能以‘我以为’来定义产品,而应当用‘你觉得’来回应市场。”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东风日产的超混电驱奇骏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格低于其他海外地区,为全球最低价格。

此前,就有日产中国有关人士对中车网表示,“对于日产在中国的全盘业务而言,我们将以积极的态度和迅速的反应,在未来以全方位的投入参与竞争,提振效率,实现胜出。”

不止是奇骏,两天前的5月20日,广汽本田旗下第十一代雅阁正式上市,作为合资品牌在B级车市场的标杆,全新雅阁燃油版售价17.98万起、插混版售价22.58万起,e:PHEV版本顶配比老款油电混动顶配便宜1000元,在外界看来也是以“油电同价”对市场回应。“谁说插混不能和燃油同价”,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李进如是说。

广汽本田内部人士则对中车网表示,“全新雅阁e:PHEV不仅实现与上代油混同价,相信凭借比油混车型更具优势的高价值产品力和极具诚意的价格,全新雅阁e:PHEV将得到更多热衷绿色出行用户的认同和喜爱,进一步增强全新雅阁在主流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力,树立中高级插混轿车标杆的新高度。”

更早之前,另一合资巨头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在上海车展前夜上市的大五座纯电SUV别克E5起售价20.89万,别克也成为国内首个喊出“油电同价”的合资品牌。“别克要做到‘油电同价’的定价策略。我们定价原则是希望一步到位,让这款电动车能确保在终端市场的稳定。”别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姚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1-4月合资市占份额降至35.9%

一个个主流合资品牌在定价策略上的转变,其背后主导因素不难理解。在新能源以及自主品牌的冲击下,合资品牌发展在国内面临较大的挑战,二三线合资品牌正在不断边缘化,如广汽三菱、斯柯达等弱势合资品牌在留守与退出中“摇摆不定”,如长安马自达销量节节败退、已经沦落为二线合资的长安福特则进一步边缘,福特中国还于日前还释放出放弃主流乘用车市场的信号。

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边缘化的合资品牌面临的是生死压力,而主流合资品牌则在销量上面临较大考验。2022年,大众、通用、本田、丰田、日产等跨国汽车巨头在华遭遇严峻的销量挑战。

依据各家公开信息,202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约318.5万辆新车,同比减少3.6%;通用汽车2022年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逾230万辆,同比下降约21%;本田汽车2022年在华累计销售137万辆 同比减少12.1%;而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比2021年减少0.2%,降至194万辆,迎来在中国市场10年来首次销量下跌。

到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的挑战仍在持续,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主流合资品牌销量61.3万辆,市场份额为37.8%,1-4月累销211万辆,同比下滑13.3%,份额为35.9%。对比来看,合资品牌的份额正在持续萎缩。在2020、2021年全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1%以及45.6%。

同期,乘联会的数据显示,4月,自主品牌零售79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5%,自主品牌份额在该月达到48.2%,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1-4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则达到49%,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2020、2021全年,自主品牌份额还仅为35.8%以及41.2%。

在豪华品牌市占份额相对稳定的同时,合资品牌主要面临的是自主品牌的蚕食。在汽车消费市场中,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首选。

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在今年5月11日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SM(NVIS)显示,在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消费者倾向购买自主品牌,新势力品牌购买意向持续增加:自主品牌影响力提升,连续两年自主品牌意向购买率超过50%;传统自主品牌厂商推出的新能源品牌意向购买率增长显著,消费者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价格战仍在持续并未落幕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资品牌本轮“油电同价”定价策略转变前还有重要前提——价格战。“在营销方面,我们将跳出价格竞争的陷阱,以差异化的技术和产品来赢得消费者。”前述日产中国人士曾称。不过,从表现上来看,日产的超混电驱奇骏通过“油电同价”的方式推出实质上仍是价格战的延续。只是从竞争方式来看,车市已经从“降价潮”转向“定价潮”,由明战转化为暗战。

今年3月份去库存背景下引发的价格战至今仍为业界关注,去库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深层原因直接指向燃油车的市场竞争力下滑,尤以合资品牌面临对的挑战更为严峻,合资品牌的燃油车是国内汽车市场中的主力。

事实上,粗暴的降价并未产生显著的效果,3月份,市场零售达到158.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3%,乘联会定论称“是本世纪以来最弱的3月环比增速”。同时,粗暴降价对品牌形象也是一种伤害,显然,合资品牌正在通过定价策略的调整这一更为理性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今年汽车市场出现了白热化的价格战。但对品牌而言,一个合理的定价是有益的。如果议价空间比较大,就会损害品牌(形象)。”姚芾此前表示。“采取粗暴降价这样的措施,会伤害那些已购车主的情感以及会对品牌造成伤害。我们的策略是提供更具性价比版本的车型,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某新能源品牌内部人士也表示认同。

“价格战”依旧会在国内市场上延续是部分业内人士的观点,某车企营销负责人对中车网表示,“一个是供需关系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严重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那肯定会出现价格战,在所难免。第二个呢,是每个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追求与市场容量、市场匹配严重偏差的问题,目标加在一起,可能是市场容量的一倍甚至两倍。追求目标者肯定会采取必要的手段,价格战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

虽然合资品牌快速打出“油电同价”牌,在业内好评一片。然而,这一转变能否真正为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颓势带来转机仍难下定论。在插混以及纯电等新能源路线上,合资品牌将面对的早已不是过去的合资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形势,而是将直面转型更早、更成熟的自主品牌。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中车网表示,“合资品牌‘油电同价’肯定是一个积极正确的做法,但市场要做出积极的反应还有一个过程,就是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和油车同价,但是合资品牌的智能化程度、用户体验现在是不是跟这个和本土品牌接近,只有像这些指标逐步提高以后,‘油电同价’策略才能在市场上得到积极的反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样对中车网指出,“合资品牌打出‘油电同价’旗号是在给消费者一个信号,‘油电同价’下购车能够买到实惠。”

从表面上来看,合资品牌正在释放出“油电同价”策略得到市场积极反馈的信号。据了解,日产的超混电驱奇骏一上市预订系统就“被挤爆”,展现出受到消费者热捧的姿态。还有业内媒体报道,“超混电驱奇骏已经在日本市场上市,而且在2周时间便创下了超过1.2万台的销量订单。”而据别克官方公布的数据,别克 E5上市10天订单破8000辆。

原文作者:黄超
编辑: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