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韩国的电动车起火事件,不仅将中国电池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更是暴露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诸多问题所在。

本月初,一辆梅赛德斯奔驰EQE在韩国某地下停车场起火。根据报道,这场大火足足燃烧了8个小时才被扑灭,现场造成近140余辆汽车受损,23人因吸入烟雾而住院。而上述火灾的调查结果表明,正是事故车辆的动力电池部分出现了故障。

这场大火让韩国举国震惊,因此在韩国本土激发了要求汽车厂商扩大动力电池供应链透明度呼声。8月13日,韩国政府继续敦促汽车制造商公布电池品牌信息。同日,奔驰对外披露了16款在韩销售车型的动力电池信息,有13款车型使用了中国公司的动力电池,其中 5 款车型的动力电池来自孚能科技。

起火的奔驰 EQE 350车型搭载了孚能科技的88.8 千瓦时容量的NCM电池。

孚能被推上风口浪尖

中车网就此事件尝试联系孚能科技,但遗憾的是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事实上,孚能科技在被卷入该火灾事件前,就已经面临着营收高增、亏损却不断扩大的尴尬局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仍未扭亏,净利润亏损 2.17 亿元,毛利率方面,孚能科技 2023 年境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 12.72%,境内则为 -5.91%,境内境外毛利率差距较大。

也正因此,孚能科技这两年开始将战略重点向海外市场转移,目前公司过半的营收来自海外业务。对此,孚能科技解释主要系海外新能源汽车售价、能源价格高于国内,因此海外动力电池产品定价相对较高。另外,海外产品附加值高,叠加海外客户终端产品定位较高,因此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就是孚能科技海外的大客户,且还是持有2.64% 股权的第八大股东。此次火灾事件一出,孚能科技股价大受影响持续下跌,截止目前市值只剩下 107 亿元,不到最高时的五分之一了。

如今韩国的这场大火,后续孚能可能会面临的,除了奔驰的索赔及更换相关车型电池的相关费用外,更重要的是,恐怕会让孚能在海外的业务大受打击,这是让其难以承受的。

不好过的二线电池厂

孚能科技在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在国内电池厂中已不是个例。

尤其是在前7个月宁德时代以112.73GWh 的装车量稳居市场第一,市占率达到 46.54%,比亚迪以59.88GWh 的装车量排名第二,市占率为 24.72%的背景下,二线电池厂只能用夹缝生存来形容。

电池行业的老大老二占走的市场份额超全电池行业的七成以上,剩下的蜂巢、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等剩余的二三十家二线厂商只能去争夺剩余的不到三成的份额,可以想象每家能够拿到的份额会有多少,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宁德时代还在不断降本,以获取更大的市场。资料显示,按照它披露的 2024 年半年度报告,宁德时代较二线电池厂的制造成本大约低 0.05~0.06 元 /Wh。在这样的情况下,二线电池厂普遍以亏损收尾,哀鸿遍野。

更糟糕的是,在近五年时间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急剧下降,从2018年的一百多家,到2023年的五十多家,再到今年就只剩三十多家了。竞争并没有因为玩家的减少而缓和。因为过去几年整个电池行业产能疯狂扩张,而实际的需求的增长速度却赶不上产能规划的速度,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事实。

在这样的前提下,二线电池厂普遍将海外市场看作是求生关键。如今,韩国的这次火灾事件,对于中国试图进军韩过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带来的挑战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这样全球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中国电池企业产品的性价比,(车企)还是更注重成本的。”有电池行业的专家如是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次韩国电动车起火事件将矛头直指中国电池企业,无疑将加剧国内电池企业出海难度。“外资和合资车企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或许会更加慎重。”

引发的更多后续问题

实际上,起火事件不仅仅对电池行业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其后续的处理和引发的社会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的问题也同样引人深思。

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发生类似的电动车自燃事件保险如何理赔。中车网在问询了几家国内较大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均坦言,目前国内没有单独为新能源电动车设保,仍是按照燃油车投保标准在进行。

人保的业务员告诉中车网,目前新能源车自燃出保,如果有车损险,可在保险公司勘定后进行理赔,事故中造成自燃,分责任情况而定,而电池年限久老化则不会理赔。但如因充电桩等外部原因所致,则需要在投保时加投“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人保收费是100元左右。

另外,该人员告诉中车网,目前保险行业关于新能源电动车专险的设立仍处于争论阶段。“保险行业在新能源行业很乱。”该人士如是说,不仅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接受新能源电动车,且保费也比燃油车普遍要高。她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在人保该车的保费一年就高达4000元,如有出险还会更高。

她透露,也有保险公司正在申请为专品牌新能源车做保险。“我知道有一个第三方一直正在申请专保特斯拉品牌车,但已经被驳回两次,目前进度不详。”

以上还是较大的保险公司对于新能源电动车的态度,中车网还另外咨询了几家地方性的保险公司,其都明确拒绝为新能源电动车投保,均表示:“公司体量小,赔不起。”

除了投保难,当前国内新能源电动车或还将面对“停车难”。

有相关媒体报道,当前有小区和写字楼的地下车库有新能源电动车拒绝入内的规定。中车网就此问询了律师是否合法合规。

该律师表示,新能源车不得进入单位地下车库的规定并不存在明确的法律条文。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因各单位的具体规定和地下车库的实际状况而有所不同。

他告诉中车网,一般来说,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和使用方式是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的,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条。如果单位地下车库有特定的使用规定,比如仅限于特定类型的车辆进入,那么新能源车可能因此被限制进入。

此外,虽然法律没有直接规定新能源车不得进入单位地下车库,但地下车库的管理和使用需要遵守相关的消防安全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都必须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并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如果新能源车的进入和停放会违反这些消防安全规定,那么单位可能因此拒绝新能源车进入地下车库。

如今,韩国火灾事件已如一记重拳打在了全球新能源行业。若影响进一步扩大,那势必将在如今正在大踏步的新能源行业拉响“警报”。

原文作者:Aries
编辑: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