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自动驾驶和飞行汽车,汽车圈正掀起新一轮具身智能热潮。

12月26日,广汽重磅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对于该产品,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表示:“该款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将实现自研零部件的批量全球发售,同时,在不同行业实现示范应用;2026年,完成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按照规划,广汽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批量生产,并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实际上,车企布局机器人,特斯拉早已开了先例。不仅如此,小米、理想、比亚迪、广汽、奇瑞、长安等,都已经布局机器人这一新蓝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预计将有更多的车企加入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中来。

车企涌入具身智能

据悉,广汽集团为人形机器人GoMate设想的应用场景是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未来还将会被应用在物流、教育等更多场景应用。 为了让GoMate精准地进行动作控制,以及在毫秒级内响应语音指令,GoMate融入了广汽自研纯视觉自动驾驶算法,并且支持云端多模态大模型。

但事实上,早在2021年的“特斯拉AI Day”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提出了人形机器人项目,并于次年正式发布“Optimus”原型机。此后两年特斯拉一直在持续改进Optimus机器人的性能。

特斯拉的目标是,今年底开始小批量试产Optimus机器人,最早明年底之前对外销售这些机器人,未来大规模铺开后,Optimus成本大约可以降至2-3万美元。目前,特斯拉已经在其工厂内使用了一些机器人。

在特斯拉持续推进Optimus机器人升级迭代过程中,国内车企阵营也悄然掀起一股具身智能布局热。据中车网梳理发现,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小鹏、上汽、奇瑞等在内的本土车企,以及地平线、速腾聚创等供应链企业,都在纷纷加码具身智能。

近日,“比亚迪招聘”官方公众号发布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信息,宣布面向机器人领域招聘高级算法工程师、高级结构工程师、高级仿真工程师、高级硬件工程师等岗位。

据了解,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成立于2022年,主要聚焦通过深入挖掘公司规模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展开各类机器人本体及系统定制开发。目前,该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在11月的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也高调喊话:不仅要造机器人, 还要造飞行汽车,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解决方案。长安汽车的规划是:5年内投入超500亿元,2026年前推出长安飞行汽车产品,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另外,蔚来汽车则设想使用人形机器人在两个方面进行实训包括,狭小空间内的多任务作业,以及部分项目的质检。

今年小鹏汽车宣布将会在科技日上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据悉,该款机器人基于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打造,机器手超过 60 个关节,能够执行多种精细任务。预计该款机器人将在小鹏汽车的工厂和销售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体验。

今年4月,奇瑞汽车联手AI公司Aimoga共同研发了人形机器人Mornine,该款机器人能够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交互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策略和语言输出。奇瑞意图将之应用在门店销售端。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车企在造车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就急于涉足人形机器人,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他进一步表示,毕竟,汽车制造与人形机器人技术虽有关联,但两者之间的技术门槛和市场需求却大相径庭。一些车企在尚未完全掌握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便急于将业务触角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这些车企或是通过投资机器人企业,或是自研人形机器人技术,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多重因素驱动

具身智能无疑正值风口,特别是在AI大模型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端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普遍认为,具身智能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蓝海。

据Virtue Market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约为3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2%。根据相关机构测算,仅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就将达到22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近370亿元,2024-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超60%。同期,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约0.4万台增长至近27万台,彰显出强劲的市场增长潜力。

同时,政策的利好也给具身智能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包括《“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政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包括研发补贴、税收优惠、产业园区建设等,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激发了车企进入该领域的积极性。

此外,车企布局有着技术互通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低制造成本与加速开发、探索多元化场景应用与商业价值等多重优势。

智能领域从业者袁培认为,汽车与机器人两个产业在产业链上有诸多协同共振之处。在技术层面上,汽车的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可以相互借鉴;在生产环节上,机器人可以用于汽车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在市场方面,车企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机器人产品的推广。

有观点认为,汽车领域在技术创新与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无人驾驶、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以及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已经积累了深厚且宝贵的经验。这些技术不仅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更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事实上,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比如对复杂环境的感知与理解、自主决策与行动能力等。这种相似性为两者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上实现技术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此外,AI技术是实现智能交互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车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大车企纷纷加大对AI技术的研发投入。可以说,AI技术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具身智能的应用又推动了车企的智能化转型。

因此,车企可以将其在汽车制造中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迁移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中,实现技术的共享和应用的拓展。由此,车企将通过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可以拓展新的市场需求,增加收入来源,并且为未来的战略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但也有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尚未实现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这主要受到技术、成本和市场接受度等方面的限制。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存在诸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如运动控制、感知与交互等;从成本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售价昂贵,难以被广泛应用。

原文作者:Aries
编辑: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