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续航能力、成本和重量方面。不过,从实用性的角度,新能源汽车推广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充电技术及相关支持的问题,因为这讲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和购买者的心态。

最早关于对电动车使用的电能进行补充的争论是在换电和充电中进行,如今在各大车企的主导下,充电模式成为主流,但与之相匹配的充电技术仍然显得不够先进,至少在充电形式、充电设备、充电时间这三个角度仍然有继续挖掘的潜力。

充电形式

在现有的充电形式中,似乎缺乏新意,也处在“百花齐放”的状态。在电动汽车仅仅依靠充电完成能量补充的条件下,典型的充电环境是基于家庭220V的充电、专用大型充电站高压充电、以及直流充电等。这些充电方式从使用的角度并不十分便利。

例如,家庭充电在时间维度上往往只能选择慢充,并且受到地点的限制,即使厂家上门予以配置充电桩,大量无车库、仅有车位以及野外停靠的车辆在夜间无法得到及时的能量补充,这让其应用受到限制。

【奇瑞增程式电动车M1-EV】

同样,包括大型充电桩、直流充电等,目前多数仍然需要到专门的充电地点进行充电,便利性不足。与私家车相比,公共交通系统更适合这样的充电方式,并且不需要建立十分密集的充电站。

与此同时,对于交流充电技术和直流充电技术的深入研究方面,国内仍然与国外存在差距,并且将充电形式定位于“点对点”,相对有限。在车流量大的地区,没有建立足够的中转站和服务站。

充电设备

与上述充电形式密切相关的则是充电设备的有限性。目前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往往使用单独建站的方式进行,并未与其他设备的充电设施进行融合。例如大型的充电站可以集中处理较多车辆同一时间的充电问题,但受到占地面积大、周转率较低的问题困扰,不适用与目前城市中心的密集形态。

而在自行车、电动车维修点,公交车总站,火车站停车场,航站楼很少见到充电设备。而且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在设计上先天就与投币式手机充电桩、电动车充电桩相独立,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充电设备的投放密度。如果充电设备可以与上述各点相结合,那无论存经营性角度、政府补贴负担、整体改造成本来看,都要比完全新建更具备实用性和经济型。

【特斯拉model S的太阳能充电桩】

同时,绝大多数充电设备的布置不够密集,大型居住区、停车场、医院、商业区等人流量、车流量密度较大地区,很少见到充足配套的充电设备,在电动车续航里程达不到一箱油的条件下,这放大了人们对于电动车出行可靠性的担忧,极大的限制了电动汽车对于人们使用习惯的改变。这一点不如不如参考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自助式自行车租赁的设点形式,将电动车充电设备与现有设备及区位优势进行完美的融合。

此外,目前在建设充电设备的思路上仍然倾向于短期的投入而相对忽略了长期的可持续性,充电作用单一。例如,现有的充电站极少和太阳能等其他能源进行混合,这增加了很大的建设成本。而特斯拉为model S所推出的6个大型太阳能充电桩值得借鉴,如果这一模式得到推广,在全国阳光相对充沛之处,即可以深化环保力度,也有利于带动光伏产业,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的落地成本。

充电时间

最后一个是充电时间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充电时间的长短足够影响人们的使用倾向。笔者认为,在上述三个问题中,充电时间如果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将会对改变用户观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受制于上述两个条件的约束,前两者在电动车普及中的作用,将更为重要。

目前的电动车存在两种充电模式:快充和慢充。慢充时间较长,往往可以利用夜间闲置时间进行家庭充电,也可以应用于停车场等停放车辆时间较长的车辆进行补充充电,这种方式对于电网的负荷较小,这是其优势。但目前问世的车型中,完全充满电池至少需要6个小时(比亚迪E6),这仍然显得有些长,远远不如去加油站排队加油来得快速,以慢充的方式改变消费者的观念,需要充电接口极大的丰富,实现汽车的即时充电,哪怕是短暂的一两个小时的停车,如果能实现充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

【多数快充需要到专门充电地区充电】

而快速充电某种程度上作为慢速充电的补充,实际上是“即时性、有效性”的主要承担者。直流充电设备在这方面更具备优势,但对电网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实际上,笔者认为目前对于电网压力的担忧实在是不必杞人忧天,“十城千辆”还没落实,再扩大十倍的使用量,对电网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加上国家级的远程直流输电项目在未来的启动,这一问题比较容易得到解决。

在北美市场已经出现了20分钟充满80%电量的直流充电器,奇瑞瑞麟M1-EV需要30分钟充满80%,比亚迪E6慢充则需要两个小时。这些快速充电都基于相应的充电设备,20分钟对于等待充电的使用者来讲仍然显得较长,也从侧面这证明快速充电技术一旦成熟,将具备很大普及的潜力。
此外,瑞士ABB集团为电动巴士发明的15秒“闪速充电”技术,也可以作为上述两种充电方式的补充,尽量减少消费者对于单次充电的等待时间和续航能力的担忧。

总体来看,充电技术、设备作为与电池研发后的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将无可厚非的拉近人们与电动车的距离,对提高消费者主观上的接受程度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