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最近一件小事让笔者看到了在起背后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无奈,以及对于汽车生产的约束规范能否真正落地的担忧。

事件为北京朝阳区一赛欧车主因车内异味起诉经销商,期间申请第三方鉴定,但由于需要1-3万元高昂的鉴定费用,而坚持不进行鉴定,最终被法院驳回诉求。

这件事情法院按章办事,没有错误,消费者选择放弃鉴定也是个人自由。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直到知晓鉴定费用的具体数额前,是有充足的上诉动因的,而如果鉴定费用仅为1-3千元,在其可承担范围之内,那恐怕判决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至少在媒体的吸引力上,会有所不同。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今已然少见,但面对高昂的检测费用,任何经济收入有限的车主,都会在心中权衡再三,这背后透露出的一方面是承担这部分之初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一旦没有打赢官司,这部分钱花了,却没有回报的担忧。对于普罗大众,即使再占理,也可能被“门槛”拒之门外。

这不得不让笔者担忧,当下我们所倡导的“三包”“维权”,与其飘在空中,到底又有多少真正可以接地气的出路?

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求只有经过鉴定机构鉴定才能做出车内空气结论的举证要求,另一方面却收取高达1-3万元的检测费用,这对于任何一名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假使全国仅有1%用户(按照2013年全年销量2000万辆计算)遭遇车内异味及其他侵害自身权益的问题,仅凭一个消协又能帮助多少消费者真正掌握话语权?

上述事件至少暴露了当下我国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如何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的通畅?如何维护法律条文对于厂商的约束力?
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事件中的突出难点重点解决。

【高昂的鉴定费用阻挡了许多个人维护自己的权利】

检测机构的属性首先需要被明确。其一方面需要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不能成为盈利机构,而应该严格做好第三方裁判的角色。遗憾的是,当下全国各地鉴定机构鱼龙混杂、收费混乱,这让车内空气检测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也让厂商与消费者之前因为鉴定问题而造成越来越多扯皮的事情发生。

在这方面我们所谓“智囊”客观的讲,是没有什么突出作为的。当下除非是如奔驰一样,庞大数量的维权、急速传播的维权力量、旷日持久的口诛笔伐,才能可能“动厂家的奶酪”,但实际上这对于更小规模的维权乃至个例而言,实在是太遥远。

而“官方鉴定机构门槛普降”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以为,可以充分引入保险的措施和功能,来解决个体消费者巨额开支和鉴定机构需要一定经费的矛盾。

简单的讲,即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首先明确全国各地的官方鉴定机构,并形成统一鉴定标准,由此来提高权威性;其次在鉴定费用上,促使厂家与消费者进行商议,即维护消费者提出上诉的权益,也给予厂家选择是否鉴定的权利;最后,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一环,可以作出消费者、厂家、判决结果的概率判断,推出另类险种,一旦消费者败诉,保险公司可承担一部分鉴定检测费用;而厂家败诉,则由厂家承担全部鉴定检测费用。

如此一来,消费者诉讼门槛将大大降低。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但作为一种模式,是有前景的。

北京朝阳车主的遭遇显示了鉴定机构对消费者维权事实上形成的一种阻力,而更让笔者担忧的是,如果门槛不降低,事实上将会损害新法规的落地和削弱对厂商的约束。

很显然的是,上述事件消费者因为费用过高,“无力承担”而不得不放弃继续申诉的权利,接下来的很可能是“继续凑合着开”亦或者是“继续找4S店要其他的说法”,及时是有法律条文支持消费者,但实际上这对于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并无足够帮助。

相反,汽车厂商则无需多言,仅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将许多普通消费者阻挡在维权的门外。

再加上由于检测机构鱼龙混杂,汽车厂商作为强势者,其可调用的资源和对检测结果的追溯,有更大的话语权,许多矛盾和纠纷也在不断的扯皮中被厂家的铜墙铁壁所消化。

除此之外,近期关于售后服务矛盾、保养手册上的霸王条款等等决策者的再次表态,其实是再一次将自己推上了舞台:监管方必须拿出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否则将会失去消费者长久的信任。

像赛欧车主类似的消费者可能不少,该事件的判决也似乎让人说不出什么。但我们应该看到这背后所暴露的问题,因为这关乎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汽车行业持续成长、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中车网 孙平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