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原创】对于很多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购车,大多数消费者都缺乏基本的购车常识,而一些奸商把这当成牟取利益的大好机会。想要在购车中少吃亏,除了让自己多了解汽车相关常识之外,打一些预防针也是必要的。现综合当下出现频率较高的购车消费陷阱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您购车有所帮助。
一、偷梁换柱以次充好
利用很多消费者缺乏汽车常识,以翻新、旧车冒充新车卖,从中牟取利润。
案例:某车商知道张先生对车辆基本配置不清楚,于是把一辆基本型轿车稍做改造当做豪华车型卖给他,从中牟利近7000元。个别车商还擅自对汽车在外观、内饰上采用豪华配置,转移消费者关注点,而对发动机、安全配置等关键部分有意淡化或回避,欺瞒消费者。个别不良车商甚至将汽车内部配置价格较高的配件偷换为价格便宜的。
防骗窍门:选择较为专业的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可信度高,此类情况也较少发生。
二、羊毛出在羊身上
附加礼包诱惑,羊毛出在羊身上。
案例:4S店内的冰丝坐垫、亚麻坐垫非常热销,4S的标价在1200-1600元。在汽车用品超市内这样的坐垫通常价格在700元左右,还有一部分草编坐垫一套也就100到200元。实际上这大多都是从批发市场低价批发而来。
防骗窍门:与其送这些不实用的小零碎,和销售人员多压点价格比什么都实惠。
三、炒作汽车新概念
厂商的大肆宣传甚至夸大性能,令消费者目不暇接无所适从。
案例:目前,汽车电子装备的名词五花八门、层出不穷:ABS、EBD、ASR、ESP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往往就为这些“看不懂的高科技装备”买了高价单,殊不知,有很多装备在国外是标配的。
防骗窍门:不要被广告宣传忽悠,多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询问专业人士,只要自己对车市心中有数,销售人员的小伎俩也没那么难被识破。
四、水货翻新
某些经销商把“水货”翻新,然后按照新车价格销售。
案例:从事IT工作的黄勇欢天喜地买了辆某品牌的进口车,结果才开了两个多月,爱车竟成了一辆加了油却无法提速、上坡时排气管冒黑烟的“问题车”。他找经销商理论,人家却说:“你这是‘水货车’,在中国既无配件、也不保修。”由于当时经销商答应购车时便宜4.8万元,但不开发票,结果搞得黄勇有苦无处诉。
防骗窍门:1.“水货车”行车电脑多显示的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文、法文等。2.“水货车”不配中文说明书和保修手册。而且一般出现在较大的汽车交易市场。
五、辨清试驾车
将试驾车当新车出售,性能或受影响
案例一些经销商将试乘试驾车的传感器拔掉,在试乘试驾一段时间后,再把试驾车当新车卖给消费者,其实厂家对于试乘试驾车销售给车主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消费者在购买时如果只看行驶路程来判断新旧,很容易受骗。
防骗窍门:一看轮胎的磨损状况,如果是零公里的新车,轮胎完全没有磨损。二看车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