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如果一个“大牌儿”企业,与“贪污”“违规”“挪用公款”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想必一定是绝对的“丑闻”,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也会受到牵连而应声下跌,甚至在消费市场,信用度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样,令人遗憾的是,“丑闻”发生在了一汽身上,这个节骨眼,想必不会有什么好的影响。
百亿地产 问题暴露
根据近日媒体发布消息,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正在接受中纪委调查,涉案缘由或涉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筹备整体上市过程中的资产处理问题。由中组部、中纪委组成联合调查表示,一汽有近百亿的房地产项目不知去向。至此,因为该项目被接受调查的高层人士,已经接近30多人,数位已经被限制出境。
如果不是媒体的披露,我们很难想到事态会“出乎意料”。根据消息人士称,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中组部、中纪委就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进驻一汽,调查该集团在上市资产处理和其他领域投资等相关问题。地产问题或许是由此牵连而出。据悉,被调查的具体缘由是由于一宗房地产变相违规操作的案件,涉及金额近一百亿元,涉及高层领导超过30人。
虽然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组并没有透露,但就所涉及的人事来看,所牵连的“上层建筑”或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不谈政治,仅仅联系一下此前一汽系所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窥见其复杂、混乱的内部管理格局。让人担心的是,上层带来的震动,不仅可能在资本市场带来影响,更不得不让人去瞎想由此分心而造成在汽车业务上的某些“失控”。
林子大了 监管难了?
早期,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私自处理买断车资源,涉案数千万元被中纪委吉林办事处立案调查。就此之后,接连发生了一汽集团内部的人事大调整。告罄后,又出现了上述事件,可谓“丑闻缠身”。
拥有一汽大众的一汽集团,从来不担心盈利问题,这也让集团内部习惯于吃“大锅饭”,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参看静国松案件,之所以“一手遮天”,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利益的刺激,和手握权力合体之作。如果探究一下一汽集团内部的扩张冲动,就不难理解“膨胀”这个词的深刻含义了。
【林子大了,监管就难了?】
“林子大了,监管就难了”这句话恰好适合一汽的处境。根据公开资料,一汽集团旗下资产包括一汽夏利、一汽轿车、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一汽财务等13家企业。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成绩优良的屈指可数。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汽内部有着“土地投资”的传统,几乎每家企业旗下都有自己的土地资产。 而作为央企身份的一汽集团,一旦在土地资产上出现变相违规操作,显然容易让个人牟利,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高管也便难辞其咎。显然,央企的身份,成了监管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另一个让促使房地产交易涉嫌违规的原因,可能源于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迫切愿望。据悉,早在2007年圈定的30加央企上市名单中,一汽集团就在重组名单之中,但由于长期以来,一汽资产庞杂,始终没能如愿。
上述多个原因,导致了许多项目在一汽内部几经“轮回”而无法真正落实。缺乏明晰的权责机制,显然对企业发展没什么帮助。
莫让丑闻影响了信心
与内部人士遭调查、涉嫌违规相比,笔者更担心的是,上述“丑闻”,将会对一汽日后的发展蒙上阴影。虽然背靠大众这棵摇钱树,但汽车主业仍然令人担心。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轿车、一汽马自达、一汽夏利,都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一汽轿车更是出现罕见巨亏,亏损额度达到5~8亿。如果联想到丑闻,显然会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将精力放在搞“土地投资”上,颇有些“不务正业”。再加上对“逐利”的迫切愿望,放在严把质量关上就可能出现空挡。而在“人浮于事”的官僚背景,以及权责不清的机制共同作用下,“丑闻”更是容易让组织内部产生“观望”的心态,这对于目前急需要注入新鲜血液、甩开各种桎梏的一汽,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鉴于此,即使一汽以后依然是国企,有再多的“靠山”,也应该“修身养性”,避免让“丑闻”影响了后续发展。(文/中车网 孙平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