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汽车上市之前的价格都是靠媒体人士猜测。比如已经有B级和A0级别车型某品牌的一款A级车要上市,媒体会根据其市场定位、已知的发动机和配置情况,比较上下两个车型的高中低配价格对这款A级车做出价格预测。车语者老刀在之前写过很多预测新车价格的文章,预测的价格八九不离十,除了分析上述因素,也会考虑这个品牌车系之前定价的思路,甚至还要考虑决策者的喜好。
事实也证明,这种价格预测的文章会带来很多的点击和关注,能够很好滴对汽车发布做前期预热。
随着网络的发展,有车企甚至发动网友去给汽车定价,美其名曰价格竞猜。接着从预测一致的名单里抽奖,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但是,把定价权交给媒体人和它的消费者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们预测的价格往往会低于车企的预期。媒体人会对比其竞争对手的价格,而车企还要考虑到品牌溢价;消费者当然更希望他看中的汽车价格更便宜,车企呢还想多赚钱。
所以,一旦车企公布的价格高于媒体人和消费者的预测,那么,舆论就会出现一片声讨之声:这车价格贵了,不如买谁谁谁了。这让车企很尴尬。
但买的没有卖的精,车企很快想到了解决方法。
开始是反客为主。他们发布自己写的新闻稿和软文,预测这款车的价格,当然会罗列一些优势,甚至可以和竞品做对比,总之是让大家觉得这个价格有合理性。当然,公布的价格会低于预测价格,
后来呢,他们先入为主,直接公布预售价。比如近期的荣威RX5和大众辉昂等公布预售价,不管是活动,还是发新闻稿件,方式稍有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在堵住民间预言家的嘴的同时,多了一个展示自己机会的热点事件,还可以有价格参考让消费者在4S提前预定。
不管预售价如何合理,车企公布的最终售价总会低于预售价。事实也证明,预售价给车企提供了更多曝光率,也淡化了因消费者对价格期望值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说白了,新车上市的价格公布过程是一场赤果果的车企媒体消费者的心理战呀。
不过,聪明的媒体人和消费者也会从预售价看出实际售价的基本情况,因为竞品的价格就在那里摆着。
毕竟,价格因素依然是影响我国居民汽车消费的首要影响因素。
预售价这个被房产用滥的的定价方式出现在新车上市前,成为车企和消费者价格博弈的新开始。
(车语者cnautoreviews,从不吹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