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战国时代,风起云涌,兵家之争,纵横捭阖,汽车界也不过如此。在全球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大车企都难以独当一面,独善其身,竞争与合作将会是永恒的主题,对此,有所追求的企业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尤其是在利益至上的问题上。

近期,包括大众、铃木、丰田、福特、东风、雷诺、广汽、奇瑞等均榜上有名。盘点一下双方的的分分合合,对于寻找长期利益的企业而言,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对希望走向全球的车企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大众铃木:破冰?

首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大众与铃木昔日对死敌态度的转变。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和铃木汽车正在寻找进军印度市场而进行重新合作的可能。而早在2009年12月,大众和铃木就有已经成为“盟友”关系,并交叉持股,以巩固彼此的关系。

但由于在2011年3月开始,大众在出台的报告中称铃木的“财务及运营方针起到重大影响”,将铃木视为“联营公司”,因而遭到铃木方面的抗议,就此双方关系陷入恶化。值得注意的是,铃木对于大众的定位视为对自身利益和名誉的损害,而大众则希望充当“老大哥”的角色来直接或间接对铃木施加影响。随后大众提出“收购铃木”的可能,被铃木视作“恶意”,双方彻底交恶,并先后公开结束结盟关系。

在两者的合作中,其利益基础是基于对印度市场的开发,铃木的优势在于在印度占据先发市场优势,在当地拥有更好的基础;大众则在技术上具备一定优势,可以帮助铃木提高在小型车之外的开发能力。而问题的爆发点很可能是由于大众在合作中依靠技术所习惯处于强势的心态,影响到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方纠纷过程中,由于大众此前希望收购阿尔法罗密欧的言论让马尔乔内不满,大众与菲亚特也近乎交恶。如今让大众和铃木有可能选择破冰的外部压力在于:双方在全球化进程中都遭遇瓶颈。铃木整体盈利初显困难,大众则在美国销量连续下滑,双方如果能将利益分割进行更好的商议,在上述小型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都将受益。

这对于我们希望走出国门、在当地实现合资和量产的企业来讲,如何与当地车企进行利益分配和合作,支持对方发展符合联盟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政策,将成为维护双方稳定关系的重要课题。例如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奇瑞的对外出口、一汽奔腾出口俄罗斯、长安在零部件采购方面的谈判等都将涉及。

东风雷诺:争执?

双方已经就合资事宜达成基本认可,但在经销渠道上存在分歧,笔者此前对双方的主要分歧点进行过分析,就渠道问题,建议雷诺做出让步,将是多赢的局面。当下的局面是,东风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具备多家合资企业;雷诺则面对进口和国产双重来源的选择题。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已经是就合资签署正式协议第二次延期,受到光伏产业和中法关系的影响,未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双方就渠道问题不能达成一致,并且在投产事宜中不能尽早的将产品定位好,双方的合资的事宜仍然存在流产的泡影。

这对于所有希望在汽车全产业链进行合作的企业而言,尽可能在先期达成让步,尤其是尽早的就不确定性问题进行探讨,对彼此尽快展开业务,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丰田福特:相安无事?

相比大众铃木,丰田和福特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近期的变数主要是双方联合研发的混动车项目取消,双方将独立开发混动技术。此前,双方达成的协议是致力于解决在轻卡/皮卡SUV领域解决排量过大的弊端而开发混合动力系统。但当时的协议在随后的可行性调查和协商中无法落实而决定放弃,双方没有公布具体因为何种原因而终止。

有意思的是,可行性调查往往会在达成和签署协议之前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双方进行合作的成功率。但两者由于都具备一定的混合动力技术基础,所以可能双方不愿意再在深入研究中共享太多。因此未来很可能彼此进入竞争态势。

不过双方当初还就IT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车用软件。这一领域的合作将得以保留,不受混动技术合作项目流产的影响。从合作的角度,可称之为“差异化合作”,是典型的竞争与合作共存,既保留了各自的发展空间,也不至于因为很做项目流产而导致关系额外,值得国内车企效仿。

广汽奇瑞:创造典范?

有丰田福特作为前车之鉴,广汽奇瑞对合作与竞争更应予以重视。在国内大型车企之间几无合作的背景下,广汽和奇瑞此前签署的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可以说打造了一个摒弃猜忌的好开端。未来双方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未来在合作项目、利润分成、合作空间的选择上。

在双方的合作协议中,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而这几点归根结底可以归纳到技术和优化成本这两点。广汽集团的利润本身依赖于与日系合资,而自主方面薄弱;奇瑞则在自主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广汽自主业务和奇瑞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前者刚刚扭亏,但盘子很小;后者汽车业务仍然处于亏损。某个角度上,可以认为是奇瑞在本国的技术输出,以及双方打造高级别的采购、物流、制造体系的一种探索,对其他车企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这如同特斯拉电动车将碳排放量转让给其他企业一样,彼此之间的需求也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比亚迪在自主电池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或者产品输出来与国内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这将有利于汽车革命的尽快展开。

而广汽与奇瑞未来的合作战术和方向,将取决于不久后双方公布的实质性进展,以及首款合作车型或者合作研发的技术应用带来的市场表现。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战略合作将具备真正意义。

总之,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在利益面前,各企业应本着维持良好关系的出发点,从长远的角度,寻求互补与支持。(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