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德进

有消息称,福特可能3月28日签署协议,向吉利控股(00175.HK)出售沃尔沃。吉利将为沃尔沃支付18亿美元,还将另外筹资7.5亿美元用作该瑞典汽车品牌的运营资金。

有议论认为,吉利、沃尔沃不 “般配”——一个是只干了十几年汽车的小企业,一个是全球名列第三的百年品牌,安全技术世界排名第一,二者间的并购组合是天方夜谭。言下之意是吉利配不上沃尔沃。另一方观点认为,吉利、沃尔沃的并购,如果放到世界汽车发展规律的大背景下来分析,吉利、沃尔沃的婚姻不仅“般配”,而且应该是“天仙配”。

婚姻是否 “般配”不能只看表面,这句话大家都认可。对此,我有不同看法。说吉利配不上沃尔沃,甚至讽刺地说是穷小子娶了个大明星,其实不然。吉利不是穷小子,应该是有为的才俊青年吧,前途无量,沃尔沃一个离婚女人,怎么配得上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如意郎君?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哪里的车市还保持着“高温”?答案是中国。就是本土抗病性强不骄气的“大白菜”(有人把吉利说成:“白菜”价,并戏言:还敢买吗?)吉利,救了欧美的福特,救了刚性的沃尔沃,救了吉利的欧美配套的供应商。影响更深更广的发展是吉利的进入平衡全球制造的两极化。试问,为难之中献身手,是不是有点英雄救美的感觉呢?吉利是英雄,沃尔沃呢?是公主吗?是闺秀吗?英雄娶了一个家道没落的欧洲家庭姑娘,有什么值得好庆幸的。汽车评论员贾新光也曾坦言,“中国汽车工业不一定要有沃尔沃才能发展,沃尔沃在中国不过一年卖辆三万辆汽车,占中国汽车市场的千分之二,有没有沃尔沃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和高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要想创新和发展,必然就要采取“走出去”吸收他人的技术,一时间,中国车市“忽如一夜收购来,千购万购花盛开”。都知道购国际知名品牌有多种好处,对于民营企业的吉利而言是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个捷径,可以迅速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软实力。可是他人的技术并不是那么容易教给你,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国外先进设备不仅价格高,而且还存在技术封锁;一些高端技术企业不要说是收购,就是再三请求到工艺流程的现场看一眼也不容易。现目前最胶着的问题,就是“技术转让和融资”。“谈判最困难的部分是福特会不会把平台技术转让给吉利,”目前,沃尔沃的几款主打车型都是共享福特的全球平台,例如沃尔沃S40是和福特福克斯共享平台,S80是和福特蒙迪欧共享平台。如果吉利拿不到平台技术,那么收购意义不大。

十年前福特汽车以6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轿车业务,如今却不得不以20多亿左右的价格“贱卖”给吉利。对于吉利而言,“收购沃尔沃”绝对是其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性命攸关的“大考”,正如业界众多人士所担心的,吉利收购沃尔沃,蛇吞象会否消化不良?沃尔沃一直巨亏,没有国际品牌运营经验的吉利如何确保沃尔沃扭亏为盈?在往后的运作中,如何让消费者相信沃尔沃在民营化后仍然能保持原来品牌的良好口碑?

此次收购金额高达20多亿美元,吉利面临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危险。相信很多人都会给吉利如何整合运营沃尔沃提出诸多宝贵意见,但“安内”与“攘外”同样重要,目前吉利面临的国内市场形势同样严峻,现在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大方向是兼并重组,未来希望形成“四大四小”的格局,吉利需要迅速壮大才能在未来的国内车市拥有一席之地。目前吉利已经制定了三品牌发展战略,但品牌战略以及产品战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调整,而在吸纳沃尔沃之后,吉利需要重新调整国内的战略规划。在这过程中,如何合法洋为中用,利用沃尔沃公司的管理经验以及技术来为国内的子品牌添砖加瓦,这对吉利未来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沃尔沃工会官员和董事表示,“在完成沃尔沃的收购后,吉利仍需要14亿美元才能使沃尔沃恢复活力。” 如果五年后吉利成功了,那么这家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民营汽车企业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如果失败了,那么吉利也可能随沃尔沃一起,进入世界汽车历史博物馆。收购国外企业打造自己的产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撑,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更重要的是对他国的产品要有足够的了解,哪些产品属于先进,哪些产品有利于长远的发展,能为我所用。因而,要选得准,看得远,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当然,以后吉利也可以学习福特,再次贱买沃尔沃,吉利怎对得起人家“沃姑娘”一网情深呢,又一次被始乱终弃的滋味毕竟不好受,如果“沃姑娘”再次离婚,极有可能出嫁到博物馆削发为尼。这些都看吉利有没有做好将来有可能继续贱买沃尔沃的准备?如果吉利想借着沃尔沃来改造自身,或者吉利要投入更多资金去改造沃尔沃,那么,吉利这些年来所表现出的、最擅长的低成本快速成长,还能不能在沃尔沃这样一个高端品牌上继续实现?吉利娶了“沃姑娘”后,怎么对待它,这才是比收购更关键的下一步。“沃姑娘”是出家为尼还是白头谐老?全凭“李大人”一句话。我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高档车的人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以国内为轴心,发展世界顶级车生产,不失为一种长远之策。希望“沃姑娘”嫁到李家大门,吉利能好好地善待她。(文/余德进)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