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习惯把腾中收购悍马、吉利收购VOLVO的前景和上汽收购双龙南汽收购MG名爵遭遇的失败联系起来,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民企与国企的体制不同。 

记住我们的国企老总们都是什么角色。他们或官或商,或商或官,都不能摆脱浓厚的政府背景。他们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去为他们的合资公司服务,他们在这种站在别人肩膀上的销量增长和规模扩张中获得升官发财的资本。因此,他们的海外收购往往带有名利和政治的色彩,完全不能和民企的市场运作相提并论。 

对于某些国企一而再再而三的海外并购失败,人们能够容忍,却不能容忍民营企业家们以己之力跳出海外“吃螃蟹”,这种傲慢与偏见让老刀见识了中国一些所谓专家的狭隘与自私的心态。

上汽看到通用收购大宇,贴个标就卖得火热,什么赛欧,景程、凯越之流,就跟着通用屁股去收购,买了10%有大宇科技股份,结果什么也没获得,白扔了钱,专家们不说话;上汽买到美国人不愿意买的双龙,希望能够贴上上海的牌子搞一个自主品牌,结果上汽损失几十个亿,专家也没意见;上汽和南汽竞购罗孚,结果花几十亿美元买来的罗孚的“全部技术和生产设备”成就的是有着英伦血统的半调子自主。专家们也没有谏言政府部门不予审批。 

而对于腾中和吉利的海外并购,专家们批评言辞之间更愿意见到腾中杨毅和吉利李书福收购失利后的沮丧面孔。他们对于这两位老总或者掌门人极尽挖苦之词,大有非要等到那一刻再落井下石的姿态。

诸如某专家力挺商务部毙掉腾中的申请,原因说是腾中没钱收购,如果收购会花银行的钱,而“银行的钱来源于老百姓存款”,政府一定要管。 

且不管腾中是否真的没钱搞海外并购,老刀以为,即便腾中要从银行借款收购,后来经营失败,银行收不上款,存款的老百姓也不能把罪过加在腾中身上。这分明是银行风险投资的错误。 

上汽收购双龙失败损失巨大,我看也没有老百姓堵着上汽要钱。银行的钱,储户的钱,国家的钱,一码儿是一码,怎么能混淆? 

究其原因,我们的专家都是在旧的体制下长大,听多了又红又专的报道,从而习惯坐而论道,也乐见民企闭门造车,他们不希望民企在国企面前出风头。有些专家已经成了诸如一汽二汽上汽这样的大型合资国企的代言人,怎么能够忍耐几个体制外的小企业来撼动东家的权威,更何况这些民企根本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 

综合各位专家的表态,老刀认为和腾中和吉利没有请他们做收购顾问是有原因的。

幸亏李书福他们没有请这些专家们做顾问,要是请了,收购恐怕连“胎死腹中”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最起码还有50%的成功几率。(文/中车网 屠龙刀)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