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江淮在今年3.15曝光的“锈蚀门”中被舆论广泛关注,既算是给其做了广告,也算是为江淮敲醒了警钟。今日最值得关注的是江淮对于终端销售格局的改变,大刀挥至,作用几何,值得期待。

新任的总经理严刚,人如其名,再次销售进行重大调整,对媒体表示,要将100名部长级高管缩减到25位,其他的则“下放”到各省的营销区域。此外,严刚认为,公司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与销售部分,而是遍布营销、品牌设计、战略制定等多个部门,这有可能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调整在跟进。

3.15事件的所曝光的内容,实际上在此前之前就已经受到消费者的购衣,但江淮方面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终究成为媒体曝光的牺牲品。其直接反映的问题是江淮售后部门在反馈机制和沟通能力上的缺陷。

不过如果深挖,这也很可能受到研发部门、生产部门以及服务部门之间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沟通不足的影响,而长期积累后爆发的结果。同时,在营销端的管理,隐藏的重大信息披露、反馈,没能很好的从车主传递到相关责任人,因此销售端的改革也成了本次的一个重要改革内容。

从严刚的操作手法来看,基本思路是“简政放权”,原先多达100人的销售高官团队,显得有些臃肿,因此将决策权和督查权集约到总部的少数人中成为最直接的做法。

而将其他人员派往各省的营销区域,实际上是江淮希望利用这些高管的管理能力,将基层的经销组织做大做强,从而将从渠道到销售继续下沉,以求保持销售终端的活力。此前将和悦、瑞风、星锐三个事业单元合并成为一个大乘用车营销公司也是为了集中调度渠道和市场资源,助理实现更为有效的市场开发,并且将规划控制、销售之星和服务支持三个模块更加快速的结合到一起。

笔者认为,江淮的变动,本质上是走的还是扁平化道路,构建更加扁平化的管理层,力求的是上通下达、灵活应变,这对于一个在乘用车领域并不出色的厂家来讲,是有利于其进一步加强市场认可度和运作效果的。

在进军乘用车的5年时间里,7款产品仅有两款实现盈利,因此江淮迫切的需要在营销端持续发力,以求将投资尽快收回和继续拓展市场。如果算上生产和研发领域,总部-地方的模式力求扁平化,也有利于研发端设计消费者喜爱的产品,生产端保证尽可能的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从另外一个层次来看,实际上对管理层大刀砍下,也是对改变江淮“地方国企”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人浮于事所作出的挑战。此前的江淮文化一被认为国语温和和保守,这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部署和命令的重视程度不足、执行力不是、自主能动性缺乏等弊端。

因此本次销售端如果可以在制度和执行上下功夫,未来无论是配合推新车还是对主力车型进行市场开拓,都将比现在更有效率。不过江淮也应该关注是否可能就此产生“各自为政”的情况,尤其是从人性的角度,曾经隶属于总部的高管在环境和身份发生变动以后而产生的心理波动。

而实现该成绩的关键在于总部能否制定一套具备弹性、分时分地、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激励政策,在平衡各个新区域的过程中,既保持透明度,又能对当地产生最大激励,这将是本次销售终端变革的精髓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在继续解决营销端后,江淮将会马上将矛头指向生产端,并且重点建立生产-销售-反馈的体系,持续的质量提升,将会成为江淮未来5年内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此外,如果江淮能保持销量的稳定,研发端继续投入和发力,也将是江淮近期要做的一个决定,这将决定于对现有研发水平的全面评估和资金流是否充足。(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