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打造过全球最受欢迎纯电动车的日产来说,2014年以启辰晨风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后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便是当时的日产未读懂国内新能源市场。如今,当日产纯电动再次进入国内市场后,推出了轩逸·纯电,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重新进入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日产,并没有直接采用日产第二代聆风,而是将轩逸与聆风进行结合,将居家、舒适、三厢这些国人偏爱的元素融入,并悬挂日产LOGO表明其纯正的血统。
轩逸·纯电相比第二代聆风,最明显的优势在于续航的增加,并且采用国产电池新车可以获得相应政策补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轩逸·纯电的电池容量仅为38kWh,对比同价位车型动辄50至60的电池容量,却达到几乎相同的续航能力,表明了轩逸·纯电足够出色的电耗水准。
充电测试:
北京作为国内纯电动车型最大的消费市场,如同修罗战场一般,尤其是低至零下的冬季温度,让众多车型冬回原形。早期测试的启辰晨风,冬季由于电池内阻大,导致充电桩电压高,经常会在冬季无法实用快充。
在实际测试中,轩逸·纯电很好解决了这一点,在国网60kW充电桩实际测试中,充电电流会伴随充电温度逐渐提升,平稳期充电功率可达30kW左右,并且不会出现跳枪情况。电池温度提升过程十分平稳,充电结束后温度基本维持在29℃左右,为后续使用提供了一定的温度保障。
慢充测试中,轩逸·纯电每次停车时都会显示,慢充需要多长时间充满。新车采用的6.6kW慢充电机,是目前国内市场较为先进的交流充电机,稳定充电速度基本在15至20A左右。
续航测试:
由于国情需求不同,200公里的续航能力,在国外普遍受到欢迎。反观疆域辽阔的国内市场,对纯电动车型的续航自然是越多越好。为此,国内车企普遍偏爱高能量密度、高容量电池组,但这也导致了近年纯电自燃事件频发。轩逸·纯电并没有采用十分激进的大容量电池,更多通过降低能耗、提高回收效能增加续航能力。
实际测试中,轩逸·纯电满电条件下,ECO模式下表显:300km;普通模式表显:289km。测试条件为:全程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空调阶段性开启、城市+高速以及低于零下的室外温度。
实际综合测试中,轩逸·纯电城市正驾驶,续航为330公里,平均电耗基本保持在11.5kWh/100km。按照国家电网高峰电价计算,轩逸·纯电充满一次为68元,正常用电计算,仅为19元,是同价位车型综合实用成本最低的车型之一。
驾驶体验:
轩逸·纯电在动力单元上,与第一代启辰晨风相比硬件没有任何改变。日产表明这套动力总成足够先进,并且对其拥有绝对的自信。搭载在轩逸·纯电之上的动力总成,仅重新调整了电机控制器逻辑,使之动力表现更加出色。因此在实际驾驶中,保持了日产纯电动一贯颇有质感的动力输出。
正常模式下,新车动力输出绵柔有力,给予的动力回馈十分浑厚,颇有大排自吸车型风范。
ECO模式下,车辆会降低动力输出,提高能量回收力度,以换取续航能力。整体动力表现,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城市工况。
此外,轩逸·纯电还提供B档能量回收加强模式,能量回收拖拽感会明显提升。不过,轩逸·纯电在输出与回收之间的过渡十分平缓,并且没有高频电流的杂音产生。
轩逸·纯电采用电子助力,整体助力力度始终较为舒适,指向性也较为精准,符合该价位车型定位。此外,由于纯电动车对NVH的高标准,轩逸·纯电的静谧性十分出色,仅在电机起步初期会偶感杂音。
底盘方面,轩逸·纯电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主要的考量更多的是承载电池重量,以及提供更佳舒适性。在面对细小颠簸、减速带等情况下,轩逸·纯电可以保持不错的舒适性。由于电池重量的加持,增加了车辆对侧倾的抑制,改善了燃油车那种软塌塌的行驶质感。
总结:
一款车型的成功与否除了自身实力,更多在于它是否直击市场痛点。轩逸·纯电的出现,正是针对国人偏爱的居家、舒适、续航、品质等多方面需求,而在此基础之上,日产为其提供了第二代聆风先进的三电系统,增加了新车在技术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