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北京人挺郁闷。作为本地人,北京人这个身份,相对与外来务工人员应该是具备着明显的优势的,但是随着首都经济圈的蓬勃发展,京城中高收入人群以外地人居多,北京本地人反而沦为出租车司机这样的服务性质的行业先锋了。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外来的和尚的确会念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之间的脱节,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太快了,快到来不及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即使这样,北京人还是死掐着自己的京城身份不放,仿佛这已经是京城本地人唯一的骄傲。

给外来务工人员打工倒也没什么,眼看着城市犹如发酵的面团一样飞速膨胀,二环三环四环五环,还在继续扩张下去,地铁公交所到之处,皆是大北京的势力范围,在外地你跑一百多公里有可能是探亲戚,但是在北京,每天上下班跑一百多公里简直非常正常。遥远的上班路程和挤到怀孕的公交系统促使了更多的人开始购买私家车辆,一时间交通状况本就不堪重负的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拥堵,各种限制政策纷纷出台,这年头在北京,你考了驾照未必能摇得上号,摇到了号未必能买得起车,买到了车未必能上得了路,即使停在小区里,有没有停车位还是大问题。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里,北京,上海,广州,乃至众多一二线城市,都在忙着限制私家车的发展,似乎这样就能治理掉交通拥堵的大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冬季气温寒冷,京城上空雾霾不断,这又给私家车赖上了,按照环境专家的观点,至少有25%的污染来自汽车尾气排放,这似乎更促使我们的权力部门要加强对私家车的限制和整治力度。看上去北京本地人依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上学的机会,但是想一想,自己在皇城根下住得好好的,突然就来了一群外地人,折腾几年,你就得给外地人打工了。再折腾几年,你的车也得限行了,还没等缓过神来,外地人的汽车把你们家车位占了。再折腾几年下来,雾霾了,你在忍受着空气污染的时候,还要为汽车引起的雾霾而买单,这是招谁惹谁了?净跟着外地人摊事儿。

还不止如此,北京人还要忍受因为汽车污染问题而导致的高油价,本身北京的燃油标准几乎就是单独制订的,要求中石油中石化拿出最高标准和最昂贵价格的油供给北京,促进环保工作的进程,但是此次雾霾一起,不知不觉的众多指责突然就集中到了双石巨头的身上。

按照中石化新闻发言人的话来讲,国内大部分地区燃油的含硫量达到欧洲标准的15倍以上,若要讲燃油含硫量降下来,仅仅是将中石油中石化的汽柴油产品升级到国IV标准,所需花费就需要至少五百亿人民币。这对于2011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净利润分别为1329亿元和717亿元这样的数据来说,算是比较大的投资了。而按照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意图,这五百亿的成本增加,是都要摊派到消费者头上的,也就是说,当你使用的燃油达到国IV标准的时候,价格也许是十几块钱每升了。

其实或许用不到五百个亿,而中石油中石化的盈利数字还能够更加高一点。我们不妨拿食盐来做一下对比,同样属于国家管控的物资,食盐在流通过程中每道环节的加价幅度不得超过30%,即使这样,在海边价值0.6元每公斤的食盐到达群众手里的时候,价格已经超过了三元每公斤,在每经过一个环节加价率不得超过30%的情况下,价格翻了五倍。这就是我们的国企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效率和标准。

那么作为国企巨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我们不妨把汽柴油产品升级的成本缩小五倍来看,大约需要一百亿人民币,同时再把净利润数据放大五倍来看,中石油和中石化如果能够加强管理,也许每年的盈利数据就会是六千亿和四千亿人民币。几千亿的收益,拿出百亿来投资升级,多大点事儿啊。

国家在强调反腐倡廉,节约型社会,不知道此风何时刮进能源系统,又会给挣扎在迟到和高养车费用之间的都市人带来什么好处。

(文/中车网特约评论员刘铁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