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菱也要卷土重来【古清生】
没起色不代表没财源
三菱汽车在中国一直没有什么起色,这与90年代三菱帕杰罗横行大江南北大相径庭,与三菱合作过的中国汽车企业似乎沾了三菱霉运,北京吉普做过欧蓝德,没有预想的那种畅销。长丰猎豹生产的干脆是三菱车系,但长丰猎豹的大结局是被广汽给并购。然后,三菱退守东南,在福州那个山城吭吃吭制造蓝戈什么的,也没有火爆起来。
三菱唯一的发财之道,就是在东北沈阳制造三菱发动机,不怎么先进,也不太落后,比较稳定可靠,就这样三菱就获得财源滚滚,中国许多自主品牌都用了沈阳制造的三菱发动机。按说,三菱应该在发动机制造方面多投入,将它的先进的发动机也拿到沈阳制造,如此三菱并不太愁它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
问题是中国的主要三菱的客户,新兴的自主品牌纷纷自主研发发动机,渐渐要甩脱对三菱发动机的依赖,从短期和长远看,三菱都可能要卷土重来,重新寻找同作对象,在中国制造整车,因为只有整车的利润够大。不过,三菱可能已经错过了整车的暴利时期,在三菱刹车门事件之后,至今已经有十年时间,三菱未能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主流,它甚至连铃木不如,因此,三菱不如发动机到底,当然是拿先进发动机来中国汽车市场,别再用陈旧的发动机在中国汽车市场忽悠。
三菱想找长安
三菱在中国树立的品牌形象,依然是它的帕杰罗,一款越野车形象。而且,这款越野车曾经装备过军方,长丰猎豹即军工企业。退出长丰,寻找长安,三菱似乎一直在努力靠近军工企业。
然而,从长远来看,与军工企业合作,制造汽车装备军队,这种打算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太靠谱。俺曾访问过武汉枭龙,人家的越野车也打算销往军方,但采用的制造技术选择了中立国奥地利的发动机。即使日本是汽车大国,但是在军队装备领域,俺不赞成采用日本技术,或者说,不赞成与日本汽车合作。现在是和平时期,但必须承认,中国与日本,都是互为假想敌。既然是假想敌,中国还要依靠日本技术装备自己的军队,这就是不太靠谱的事情。
当然,俺相信如果三菱与长安合作,他们也想把车推向民用市场,这是他们的道理,只是从福特、铃木、马自达、沃尔沃与长安的合作来看,这些车型都未能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级主流。做到福克斯和天语那样畅销,就是长安集团中的姣姣者了。三菱联手长安,有什么能力改观过去的合作历史?俺觉得不大可能有奇迹发生。
长安雪球能滚多大?
俺过去对长安有好印象,长安之星就是一款厢式客货车,俗称面的。这一款车让长安做大了,以后长安开始合作,接着兼并,长安集团越来越大。但是,与中国汽车的新兴企业正好相反,在中国只要是汽车集团一大,合资对象越多,它的自主品牌就会越做越小。这个规律如同魔咒,中国汽车企业摆脱不了,其他产业也摆脱不了。
长安推出奔奔以后,长安之星被通用五菱赶超,但是作为一款经济型的长安奔奔,以它来支撑长安为中国种子汽车企业基础太弱,就像一个奔腾支撑一汽,一款荣威支撑上汽,明眼人都看得出,没有跨国企业的这些集团,只是一个空架子,根本没法与奇瑞、吉利、比亚迪和长城这些新兴汽车企业抗衡。如果按一个逻辑去推理,中国的种子汽车企业集团,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中,只是拉外邦打国车。
长安应该有好的制造技术,因为已经给沃尔沃代工,至少不会弱到哪里去。但是,长安现在越来越想做大,合资者来者不拒,这却是搁置了自己,帮助了别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长安的品牌已经不太差了,如果有一款奇瑞A3、比亚迪F3这样的主流车型,长安就正式立起来了。所以,长安再继续合资下去,就好像舍本求末,不知为何。
如果说,长安试图借助三菱的力量再上层楼,俺觉得这方面的前景太不确定,既然在长丰经营了那么多年,在福州呆立的时间也不短,长安难道可以成为三菱的福地?
经历过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2010年则开始下滑了,在这个时间应该努力什么,相信汽车企业的CEO们更清楚。继续合资到底,与东风路线一样,在合资过程中起到扶助他人,消灭自己,长安应该有此警觉。走合资路线,跨国公司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对中国一些不思进取的汽车企业也,恐怕也是那样。作为中国汽车界的一个看客,在看到三菱试图与长安合作时,俺不能不想到,与三菱合作的企业,为什么结局都是相同的呢?但愿长安的路越走越宽,可是在看到哈飞、昌河被长安并了以后的情景,俺以为长安应该稍安勿躁,回归到汽车制造上来。你合资没人能反对,但是让人义务支持长安到底,恐怕也难。一个整天搞并购,拉合作的汽车企业,在当下最应该是制造好自己的车,其他的投机行为,都是不恰当的。凭历史经验来看,即使是最后合作成功,三菱败走长安的可能性依然重大。如果将三菱的错误与长安的错误叠加,此次合资的意义就相当的小。不必说反对与三菱合资就是一种反动,那也是一种错误的估计,因为在过去30年的经验中,三菱谁也合作不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