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自主品牌近两年来的颓势在最近两个月逐渐得以扭转,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自主品牌是否将送走最困难时期,迎来复苏契机,业内人士对此纷纷探讨。

尽管市场份额回归到历史最高水平了,自主品牌仍然面临来自合资品牌的激烈竞争压力。但与大众、福特、通用等在华合资企业相比,自主品牌的回升幅度并没有突出的提升,事实上是所有企业在市场转好情况下同比的回升。相反,在创新技术、领先技术水平以及品牌影响力方面,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仍存在差距,国际品牌近期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剧自主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从整个车市大环境而言,自主品牌也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目前的轿车生产能力正迅速扩张,汽车市场也在不断细分,在传统平台上简单刻板地重复开发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后,中国汽车公司也推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平台开发举措。

一是购买和租赁平台开发

这对于开发能力和技术较弱的本土汽车厂商成效是相对较快的。目前国内的主流自主车企经过多年发展,均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汽车生产平台,但总体而言,在技术上还是比国际先进水平差了一大截。球场上有句话,板凳的深度决定着球队能走多远。同样,汽车平台的“深度”,也决定着平台延展的宽度。

去年以来,包括北汽、华晨、奇瑞等自主品牌正涌动着一股“引进豪车平台”的热潮。目前,华晨正计划把老款宝马5系平台导入华晨中华轿车,让中华品牌“宝马化”,其依托新平台研发的全新一代新车,预计到2014年可以面世。此外,上汽、广汽、奇瑞等几大自主车企,也都在酝酿各自的豪车平台引进计划。

选择引入高端车型平台,对于自主品牌平台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条捷径。有业内专家称,高端平台最大的价值在于含金量高,包括激光焊接技术、空气悬挂、7速甚至8速变速器的调校等,这些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均是新课题。但是也需要注意,要真正发挥平台的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平台的研发,才是真正需要克服的难题。

二是基本自主的平台开发

通过引进技术进行自主品牌的开发,然而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而难以产业化和市场化,目前自主平台开发的车型只能填补低国内市场价位的市场空隙。

自主品牌若要实现长期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到两方面,创新技术与平台化生产模式,以往自主品牌重视营销方面的投资,很多自主品牌转而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只有凭借领先的技术才能赶上市场变化的步伐。至于平台化生产,借鉴以往国际车企的成功案例,利用先进的平台生产一方面可以承载其先进技术,同时还可以最大规模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专家表示,自主品牌销量上规模以后,如果缺少平台化的支撑,单台制造成本会有所上升,销量越大而利润实则越低。

结语:作为略显稚嫩处于成长期的本土车企,需进一步培养自己平台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如不能作为首要问题解决的话,未来面对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的跨国品牌的冲击,自主车企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