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伴随着奇瑞痛定思痛式的改革,是2013年奇瑞销量下滑到50万辆的历史低位。而在各项措施逐渐出台后,马年将成为奇瑞转型的关键一年,未来路线的基调、效果都将很大程度上受到今年各项政策细化、落地和执行效果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奇瑞进行的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奇瑞路虎的合资华路程、奇瑞大规模削减车型、经销商网络的重新建设。按照瑞的预期,这三件事情均会在马年得到初步落实,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奇瑞的新变革在马年也将为外部所持续关注。
奇瑞路虎合资尘埃落定
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战略层面上是奇瑞希望进军高端化,并且一并解决长期依赖于政府补贴粉饰财务报表的权宜之计。奇瑞借助捷豹路虎的名气来为自己粉饰形象,后者则借助奇瑞来重新塑造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以便改善盈利能力的孱弱。
而但凡合资,就一定要解决代理权(即合资比例与销售渠道)的问题,这不但是未来捷豹路虎走向本土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奇瑞能否充分利用捷豹路虎实现资金流的营收问题。
好在节后,困扰捷豹路虎的代理权之争以双方各自一半的股比解决,下一步将成立对半的销售公司,其意义在于将进口与合资渠道进行整合,避免内耗,对于长远发展奇瑞路虎具有深远意义。
与分网销售相比,不但可以更加促进奇瑞路虎的融合度,也有利于在本就不多的捷豹路虎品牌避免资源浪费或者孤军奋战。就目前的进度而言,2014年增长的预期高博表示约在15%到20%,常熟工厂大部分的设施和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待调试后便可以投入使用。这同时也意味着作为第一批国产化以后的路虎,延续其优秀品质将成为今年重要的内容,未来5年的生产管理决策也将围绕着优化品质来进行,也会更加受到舆论的重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奇瑞瘦身计划成效检验
第二个重要的变革之处就是关于从去年开始的大量削减车型、紧缩生产线的战略收缩。今年将会是检验成果的第一年。在过去奇瑞体积十分庞大的分网时代,有超过20款产品,由于整体思路上“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现实情况。这些产品出彩的几乎没有,主力车型的销量仍然寄托于传统的几个车型。
此前的战略也造成了资源分散、无法实现持续“盈利、改善产品、扩大盈利”的正向循环。本年是奇瑞砍掉很多“鸡肋”车型,实现资源集中和有效突破的关键一年。这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产品规划定位问题,新的产品类型和发展方向是否清晰可见,从顶层避免出现“内耗”;二方面,是在生产环节,有没有作出相应变革,改善产品生产质量,以便从生产源头上提高产品出厂标准;三方面,则是新型企业文化的建设,即是否可以让企业从管理层开始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推诿扯皮、上行下效之风。
此外,奇瑞可以借鉴与以色列工业集团合作推出的观致,从产品设计上加入更多当前国人可以接受的因素,有利于下游产品更有效的改善。
奇瑞销售渠道合并
作为整个产业链重要的下游环节,经销商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对提升销量功不可没。去年黄华琼已经表示三分之一的销售网络进行重大调整。今年如果可以初见成果,则非常有利于形成一个新的管理构架,形成上下通达的通道。
早期的奇瑞可以说是过于庞大的经销商队伍的“受害者”,仅仅授权模式就是有多达15种授权模式,同一个品牌旗下,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激励机制。这是非常容易挫伤经销商积极性的。奇瑞首先的一个亮点在于标准的统一,并且需要从黄华琼这一代人开始,始终坚持不断统一、不断提高的基调。
一个典型的案例最可以说明进行如此变动的需求:进了奇瑞4S店,想买瑞虎,却发现此店只卖E5或者QQ,需要去另一家4S店才能看到。但实际上消费者转身可能就去了别的品牌。这不但割裂了品牌的统一基调;而且在覆盖率上实际产生了隔离的趋势,无法有效的实现更加广泛的覆盖。
黄华琼对改变这一乱象提出了以“有效市场占有率”和“有效覆盖率”为主要衡量点,有重点有节奏地建设的战略方针,此为明智之举。笔者以为,在先期的构建中,首先形成“以点带面”的模式,来发展和增大一级经销商密度,将有利于实现广泛覆盖;后期的构建,则会在保持前述的情况下,发展包括“卫星店”等新型的拓展渠道,以实现对于服务区域的无缝对接。坚持下去,以效率为导向,将会让销售渠道发挥最大作用。
整体而言,2014年的奇瑞不需要惊天变革,也不需要继续“拉大旗作虎皮”,最需要的是根据去年的既定方针,进行细化和微调,并从马年开始立即执行,不断自检和修正,为此后继续发展奠定良好开端。(文/中车网 孙平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