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看着是指导价30万的车,却不卖30万,而要卖35万,如果不是见怪不怪,那么相信每个消费者都会对此打一个问号。加价提车,已经成了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明显标志。但探索这背后的成因,厂家所主导的生态环境不可被忽略。

市场规律的悖论

到底什么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这不仅要符合“中国国情”,也要横向对比,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最重要的是,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理解和接受。表面上看,市场紧俏,价格走高;竞争激烈,降价促销,是个基本逻辑。但对初次了解加价销售车型的消费者来讲,不到要下订单或者产生浓厚购买意愿的时候,基本上永远面对的都是“厂家指导价”,至于加了多少,不到最后是万万不会告诉的。

于是供求关系和公平透明的交易原则成了一对儿悖论。除了价格让人一头雾水之外, 加价销售消费者基本没有话语权,“接受不接受都要接受,除非放弃购买”,让购车者颇感无奈。而神奇的是,中国是世界上加价销售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此前更有某豪华品牌高管明确表示:“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严禁加价提车行为,畅销产品可能暂时供不应求,但是只能排队等待,不允许加价插队,这会影响到一个品牌的声誉”。可惜的是,到了经销商似乎就变了味。

厂家与经销商的双簧

面对经销商加价销售,厂家作何反应?早期可以说,厂家对这种状态不置可否,甚至特意采取“饥饿营销”等方式来提升产品价格,这个时候的指导价格才是真正的“指导价格”,因为加多少钱,完全是经销商说了算。但这对于监管部门来讲,却几乎是“明目张胆”。

随后加价销售被媒体关注之后,厂家开始站出来高速经销商,“你们不许加价销售”。但消费者的直接感触确实,加价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变得更加隐蔽,厂家成了背后的默许者。比如大众在静国松案之后,就明文颁布了禁止加价销售的条文,但这并没杜绝此问题。

除了少数明码加价之外,花样百出的隐性加价成了经销商的选择。比如,部分加现金,部分加装具;加收维修金、服务费、增配件等方式开打“擦边球”。这既让加价行为披上了合理的外衣,也对厂商算是有了交代,经销商自己也不会让利多少,可谓一举多得。

更明显的是,对于加装的部分,消费者很难拿到票据,尤其是加收现金的部分,往往只有收条,就直接进入了财务系统,经销商多了,厂家似乎也就懒得查了。

表面上禁止了加价,但火爆的车型依然是各种加价销售,管少了,厂家说话没力度,管严了,经销商该不乐意卖力卖车了,这多少让人有些纠结。不过实际上在厂家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管得住,但一方面是产销体系之间互相维护的关系,一方面是加价销售所形成的市场氛围,让经销商有力量其卖车,厂家可能就不会自找麻烦了。

生态环境背后的推手

简单的说,对于加价屡禁不止的问题,一方面源于人性的贪婪,另一方面则源于厂家作为产业链核心位置有意或者无意的推波助澜。从利润的角度,经销商要利润,厂家也要利润,这些终归要找到消费者身上。而各种公平竞争法规则成了限制,对此,厂家与经销商基于“贪婪”的动力,使出了不同的招数。

对于厂家而言,通常采用的做法是“产能不足”。在氛围上构成紧张、促成争相购买的气氛,这实际上降低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而逐渐习惯于加价销售。厂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产生最大的价值,对品牌的宣传和营造也是比较容易见效的方式。

对于经销商而言,厂家资源的配置最终导致了经销商行使“潜规则”。在有限的资源下,经销商库存里的车,好卖的总是先卖光,对于“狼多肉少”的车型,经销商也同样倾向于在每一辆车在终端销售时加价,而且极少交税,一举两得。

值得注意的另一个促使经销商采取加价的原因在于,厂家的主导地位和经销商返点的经销模式,厂家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经销商却需要承担来自一线市场的风险,现金流常常需要作为车款预付给厂家,并且返点要看厂家的考核,同业直接的竞争,也为了加剧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对此,在“求自保”心理的作用下,加价销售成了在所难免的选择。

而这其中,来自厂家的压力,是每个经销商都必须承担的,可以说,由于资源配置和合作机制,所导致的系统性悖论,双方都不太愿意消除。

从表到里,生态环境的构造并非一日之事,4S店背后加价的原因也并不单一。但无论怎样,消费者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多获得一些服务,少花些冤枉钱。(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