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感性上,有了工信部的油耗,买车就有了极大的参考便利,因为那是“权威”,但实际上,买了车之后,才发现,实际使用情况,甚至跟工信部说的油耗是两码事儿,看来宁可信其无,也不可信其真啊,工信部的油耗,请“仅供参考”

如果您是车主,可能就会明显的感到,小黄牌上标的综合油耗8、10L每百公里,和自己使用的咋就差距那么大呢?这至少与其标定的方式、标定机制、监管机制不无关系。

如果您有了亲身体会之后,再看近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相信不少消费者也就是看看而已了。

根据消费者的普遍反映,目前车辆实际使用油耗大多比工信部公布的油耗要多15%~20%,即标定8L每百公里综合油耗的,实际综合油耗多超过9L,这对消费者在购车之时而做的参考起到一定的误导作用,尤其是在价格、配置、越来越相近的同级别车的选购者,油耗经常成为消费者在意的一个因素。这个数据如果不够准确,那么工信部的公信力沦为“仅具有参考价值”也就成了必然。

从感情上,笔者希望工信部的数据越来越对厂商具有约束力,这样才能对未来“促进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的目标有所动力,但至少有四点无情的现实粉碎了笔者的期冀。

其一,就数据来源而言,这个数据都是企业自己提供的,具体拿什么车子测试的,怎么测试的,是否有公众参与,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明确知道的就是,对于测试的数据结果,工信部和厂家默契的选择了“互相内部确认”的方式来得到最终结果。从利益的角度而言,似乎没有哪个企业“天真的”将自己真实油耗写清楚,因为你写了真的,别人不写真的啊,到头来消费者看到的数据还是别人的比自己的油耗少。这种情况就形成了典型的“列币驱逐良币”的氛围,不造假,人家都觉得你奇怪。

其二,就检测方法而言,企业所获得的数据,与实际老百姓使用的方式似乎不太相符。在测试条件中,往往是建立在“匀速”“无风”“无坡度”的条件下,可老百姓没事儿谁这么开车?这还不如请几个老司机,围着中国跑一圈,所得到的油耗更贴近实际。所以,在笔者建议油耗测定的相关部门,别在实验室里模拟,对上市和即将上市的车辆,真枪实弹的拉到马路上,拉到北京街头,来测试一下数据,也不用多,一个礼拜两款车,一年都能测试一百款车了,怎么都够用了。

其三,就表达方式而言,目前的分为市区工况、郊区工况、综合工况,要比一刀切的“平均油耗”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因为这形成了一个区间。但这种表达方式明显不够具体。其中没有考虑到不同程度、不同城市的气候、地形、道路通勤、使用方式等因素,从而加剧了与真实油耗的差距。就此,建议工信部把“小黄标”改成“大黄表”,详细的列入按照地形、省份、季节、以及交通高峰时的油耗数值,再据此来进行加权计算。这样的数据对于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更具参考价值。在操作过程中,采用真实的现场测试、较长时间的测试(不止一次、不止一天),并且要求企业提供的车辆为最普通的量产车型,这样完全可以保证数据进一步的真实准确。

其四,就监管机制而言,工信部的油耗,几乎成了“仅对厂家负责”,而没有对任何一家第三方的专业鉴定机构“进行负责”。即使是发生了油耗虚标的问题,定多下次再改改了事儿,基本没有什么违规成本。这不仅让笔者感慨,偌大的现代起亚,仅仅因为虚标的问题,就在美国支付了数亿元的罚单,这在中国几乎“不可想象”,基本上处于“再虚标”,也照样大行其道。

因此,建议国家支持几个专业的鉴定机构,对厂商实际油耗进行接近真实的测试,然后拿出来和工信部竞争。“两权相害取其轻”,最终这个决定权落实在老百姓手里,谁的油耗标定的准,老百姓说了算,厂家可能就不会那么“大意”了。

所以,下回您买车的时候,可得多问问周围买过类似车辆的朋友,乃至论坛上去多挖掘的更加实际的信息,再行判断。

至于工信部油耗,啥信不信的,参考一下得了!(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