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不佳致业绩下滑

在销量不佳、价格调整等因素下,蔚来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不及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6月6月,蔚来公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称报告期内实现营收99.09亿元,同比下降7.2%;而净亏损方面达到51.85亿元,同比扩大9.4%。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额为49.03亿元,更是同比扩大18.1%。

对于营收的下滑,蔚来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自去年6月起用户权益调整导致的平均售价降低以及交付量下降所致。

在交付量上,此前,蔚来曾称一季度的销量指引为3.1万辆,而实际上,蔚来今年一季度销量3万辆,较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滑3.2%。

蔚来业绩上不全是负面消息,其业绩上的“好消息”在于,一季度,蔚来毛利率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到4.9%,蔚来表示,这主要由于汽车业务毛利率的增长带来。数据显示,一季度,蔚来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9.2%,较2023年同期增加4.1个百分点,对此,蔚来称,主要由于单位物料成本的下降带来;

不过,这一表现远远算不上“健康”,蔚来毛利率在去年4季度曾一度涨至两位数,从环比角度来看,一季度实际又再次下跌。

同时,其毛利率还低于同行,此前,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在经营方面,毛利率是“血液”,对于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毛利率在20%以上才能保障长期健康发展,否则根本无法持续投入研发、交付等长期投资。今年一季度,即便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也达20.6%。

对比来看,早期的“蔚小理”中,蔚来的毛利率已经是最低水平,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为12.9%。

业绩回暖押注2季度

相对于一季度的低迷,蔚来将业绩提振的希望放在2季度,在销量上,官方给出了5.4万辆到5.6万辆的交付指引,同比增长129.6%-138.1%。而在营收上,蔚来预期收入总额将达165.87亿到171.35亿之间,同比增长89.1%-95.3%。蔚来还称,整车毛利率预计在二季度回归到两位数,三、四季度持续改善。

从现状来看,蔚来在二季度销量回暖已有一定征兆,据蔚来官方数据,4月蔚来交付1.56万辆,5月交付超2万辆,还创下历史新高。

而蔚来的交付指引意味着理想状态下,蔚来6月交付量将继续稳定在2万辆规模。对于销量的增长,在财报后的沟通会上,李斌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蔚来的产品切换,2024款车型产品力提高;其次是Baas策略的加持;最后则在于销售网络的扩张和销售能力的提升。”李斌尤其指出,蔚来用户电池租用的比例超过了80%。

据了解,目前,采用Baas方案购车,蔚来的车价将直降7万元(标准续航)或12.8万元(长续航),还可享受购置税减免。以蔚来ET5为例,Baas方案下起售价已下探至22.8万元,这帮助蔚来进一步提高了旗下车型的性价比。

不过目前,蔚来离其自身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销量规模、还是盈利能力。“蔚来的经营目标是月销3万辆的规模,20%的毛利率,在中国的核心业务本身能实现盈利。”李斌称。此前,李斌曾作为新势力中首家对外公布盈利目标的车企,“蔚来希望在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

然而,显然,依据蔚来一季度亏损状态来看,在2024年实现盈利仍然是可望不可求。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三年时间内,蔚来的亏损从44.96亿扩大到了226.6亿。

加速布局下沉市场

从蔚来的规划来看,为加快销量规模的扩张,蔚来已经开始全力冲刺下沉市场,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已在5月中旬发布,首款车型L60也开启预售21.99万元起,根据规划,乐道L60将于今年9月上市发布,并开启交付。按照李斌此前预期,未来乐道旗下三款车月销目标是5万辆

在财报后的沟通会上,李斌还称,“多重因素叠加下来,乐道毛利率预计能达到15%以上,所以只用达成月销2万-3万辆的成绩,就能实现盈亏平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入下沉市场,即意味着将直面比亚迪、特斯拉等对应产品的竞争,乐道能否顺利达成目标还是未知数。

乐道L60预售至今,暂未对外公布订单数据,而对此,李斌表示,“我们在一个店都没有开的前提下,乐道的预订单数量已经超过预期。”

不仅仅是规划20+级别的新能源市场,蔚来更进一步的下沉动作也已经拉开。在沟通会上,李斌还称,第三品牌萤火虫研发顺利,品牌定位于精品小车,主打10万元级别,首车将在25年上半年交付,目前规划与NIO共用销售网络,类似宝马和MINI。从第二、第三品牌的相继披露,不难看出,蔚来对扩大销量规模的渴望。

事实上,不仅仅是蔚来,今年以来,包括理想、小鹏等同期的新能源品牌均将目标放在下沉市场,理想旗下最起售价最便宜的理想L6已于4月中旬上市,该车一经上市即取得大量订单,为理想重夺新势力销冠贡献增长;前不久,理想汽车公布其5月销量数据时称,理想L6累计交付已经超过1.5万辆。

此外,小鹏汽车也将销量突破的希望寄托在下沉市场,其MONA系列即将在6月正式发布,MONA系列首车定位A级纯电轿车,将主攻中低端市场,售价在10-15万元。何小鹏对MONA的目标是,“MONA车型是小鹏第二品牌、第三品牌的开始,年销量预期至少10万辆以上。”

原文作者:黄超
编辑: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