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喆
“我就像一个弃婴,是他收养了我的灵魂。”这是某位著名演员的一句感悟。对于被福特“抛弃”的沃尔沃来说,延续了上百年的品牌及其延展开来的精神和文化正是它最本源的灵魂,做出“将调动所有资源经营沃尔沃”承诺的沃尔沃新任董事长李书福需要做的,更要让沃尔沃品牌重现辉煌,让其品牌精神和品牌文化在他治下能够重生和延续。
“朝闻道,夕可死”,这是古代读书人用于表达实现心中理想而兴奋不已的词句。但对于李书福而言,收购沃尔沃的成功只允许短暂的欣喜,复苏沃尔沃品牌之路依然充满荆棘。盈利压力、人才队伍建设、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文化融合,摆在李书福及其管理团队面前的,是一系列待解难题。
但是在笔者长期跟踪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看到了吉利沃尔沃团队做出的不懈努力。
先说盈利。李书福无疑是幸运的,在其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世界汽车工业已经逐渐从泥潭中拔出,沃尔沃也于今年成功实现盈利。7月23日福特汽车公布了其2010年上半年运营状况显示,旗下沃尔沃轿车在今年第二季度获得了5300万美元的税前经营利润,而去年同期为-2.27亿美元。
此外,新沃尔沃已经把中国市场作为其复苏的关键,并制定了中国瑞典双总部并行的策略。2009年,中国高档车销售增速为38%,而今年上半年,高档车市场增幅高达92%。如此高速增长的中国高档车市场,也让李书福看到了未来沃尔沃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希望。
再说人才,在新沃尔沃的管理团队中,无论是中外精英组成的董事会;还是媒体多次报道的国内豪华沃尔沃运营团队,都将为了沃尔沃品牌的重新崛起而不懈努力。目前正在执行的“千人研究生”计划,以及未来有可能筹划的沃尔沃商学院,同样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为今后的沃尔沃运营进行人才储备。
这里可以提到一个细节,沃尔沃中国目前的团队成员在跟笔者聊天时,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吉利的收购也并未对沃尔沃原有的员工层面造成心理上的震荡,相信团队的稳定对于沃尔沃未来的运营大有裨益。
而如何生产出原汁原味又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同样是新沃尔沃的一大挑战。李书福的做法是,一方面通过收购DSI、联手江森电控、牵手法国弗吉亚等方式最大限度的还原沃尔沃供应链;另一方面将在未来成立中国沃尔沃技术中心,与瑞典沃尔沃技术中心同步,届时中外技术团队携手进行产品开发。李书福也曾公开表示,希望能用这款瑞典汽车品牌知名的安全性,推出高端豪华轿车,与宝马7系和梅塞德斯S级汽车直接展开竞争。
吉利欠缺高端品牌运作经验以及中外企业的差异成为坊间质疑其能否将吉利和沃尔沃成功融合的口实。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品牌节中,李书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来,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传统、历史、企业精神都不一样的两大品牌根本不能强行融合,吉利和沃尔沃必须是完全分别独立运营的“兄弟”关系,必须最大限度的保持沃尔沃品牌和产品的“原汁原味”。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尽管新沃尔沃董事会只有李书福和沈晖两位原吉利的管理层,尽管沈晖也有着丰富的跨国公司管理经验,但真正考验李书福的,是对这一国际化管理团队的驾驭能力。而其有着不同背景的中国项目管理团队景,更需要在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等方面进一步磨合。
在资深品牌专家顾环宇看来,尽管吉利和沃尔沃未来将保持相对的独立,但中外企业文化、管理思路等方面的差异仍将是李书福运营沃尔沃的一大变数。他给出的建议是,吉利必须抱着先学习后管理的态度,除了保留沃尔沃原有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引进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参与进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相信在沃尔沃的李书福时代,赞美和质疑必然共存,但愿李书福能翻越非议的栏杆,用沃尔沃品牌的重拾强大去迎接前方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