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民营企业家,他白手起家,凭借聪明和勤奋最终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业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他或许应该考虑放弃另一个头衔——沃尔沃轿车全球董事长。

在吉利宣布收购沃尔沃轿车之前的2009年,在位于浙江杭州的吉利汽车总部李书福的办公室,我曾经与李书福有一次长谈,李书福详细介绍了吉利为什么要收购沃尔沃轿车,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以及吉利长远发展相关问题的阐述至今仍有深刻意义。

此时,吉利与福特关于收购沃尔沃轿车的谈判已经处于最后阶段,之后不久,吉利正式公布其与福特谈判收购沃尔沃轿车事宜。

距离这次谈话时间过去了五六年之久,沃尔沃轿车项目落地及市场发展虽有磕磕绊绊,但也还算顺利。沃尔沃轿车的年销量也从收购前的2009年销33.5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46.5万辆。

不过,这样的发展速度显然不一定能让李书福满意。早在2007年,李书福曾提出到2015年吉利汽车实现年销200万辆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虽然也令许多吉利高管感到意外,但这并不能简单将之归结于李书福为“上头条”放空炮,其恰恰是李书福“汽车强国梦”抱负的体现,否则其不会有收购沃尔沃轿车之举。

虽然吉利与沃尔沃销量相加已有90万辆之多,但距离200万辆的目标仍相差一半还多,这表明李书福之前设定的战略目标基本不会实现。此外,收购沃尔沃后并没有带动吉利品牌向上突破,吉利品牌的消费者仍然集中在低端市场,其产品质量也并没有因为收购沃尔沃有显著的提升,可见吉利没有办法或没有能力进行相关技术整合。

2015年,吉利品牌上一年大幅下滑的颓势得到扭转,但沃尔沃品牌在其寄予厚望的主场——中国市场出现了大幅下滑。当然问题并不一定出在沃尔沃内部,受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走势影响,豪华车集体走势不佳,宝马、奥迪等车型价格的大幅跳水给沃尔沃这样的所谓三四线高档车品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沃尔沃在欧美为普通轿车品牌)

一线豪华车价格跳水带来的影响虽然不仅限于沃尔沃,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二三线高档车品牌也都难以摆脱。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主要跨国公司也已经完成战略布局,在各个细分市场都已经成为“红海”。在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的冲击下,不仅二线豪华车品牌面临生存危机,三四线豪华车品牌如因菲尼迪、讴歌、林肯、DS基本看不到良好的市场前景,甚至可以肯定其中某些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或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沃尔沃轿车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按照李书福当初的设想,收购沃尔沃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扩大规模、增加销量,而是有着强烈的企图心,希望吉利凭此跻身世界先进汽车制造厂商之林。但是要让一无品牌优势,二无技术特点的沃尔沃轿车按照传统方式超越竞争对手基本没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心显然已经不在燃油车上,甚至不在现有的汽车品牌身上。特斯拉的诞生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谷歌、苹果都在为进军汽车业在做最后的冲刺,就连本土互联网企业乐视也宣布将在明年北京车展上推出自己的超级汽车。

虽然这些外来和尚不一定能够革命成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燃油车仍将占据主流市场,但资金、人才正在向这些新品牌和新兴企业转移已是不争事实。在还没有产品诞生的情况下,乐视成功吸引到了原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团队加盟,这种高度的人才在吉利历史上从来没有吸引到过。

现在李书福不再需要以卡尔·本茨、亨利·福特为榜样,沿着他们开创的道路在传统汽车业追赶丰田、大众这样的跨国巨头,而是引领吉利与被称为“21世纪爱迪生”、“乔布斯第二”的马斯克以及贾跃亭这样的新生代企业家进行新旧时代对决,如此,继续在被福特抛弃的沃尔沃轿车上使劲还有意义吗?

--文章转自 搜狐汽车-高斌


原文作者:高斌
编辑: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