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德进

有说法称2010可谓“汽车召回年”,果不其然,笔者随意盘点了下就有30多起左右的召回事件,平均不到一周就有一款车型被召回。这听起来似乎非常可怕,汽车质量“召回门”的屡屡上演,已给汽车业发出警告,质量是车市的最大问题。召回事件尽管表现出汽车厂商对质量问题的高度责任感,但就在这责任感的背后却使汽车市场蒙上一层阴霾。

就在全球知名汽车厂商密集召回问题汽车的同时,细心的消费者也发现,在这个汽车召回名单中,为何难以看到国内自主汽车品牌?是因为汽车质量提高了呢?还是问题尚未暴露?从企业层面看,包括天津一汽、长安轿车、比亚迪、江淮等在内的自主品牌,迄今为止没有一起召回案例。除了上述企业外,吉利、华晨也只是在2009年实现了召回“零”突破。

笔者发现一点很搞笑,就算我们模仿?就算我们抄袭?可是我们并没有模仿“召回”,某种意义上讲,是否我们在抄袭模仿的同时有了突破和创新?让人幼稚地感到欣慰,认真地感到担心,这究竟是为什么捏?

据某合资品牌4S店的工作人员透露,很少听到自主品牌汽车召回,并不是自主汽车品牌没有质量问题,而是他们发现问题后通常会采取“低调”处理。比如一些汽车的问题零件未被车主发现,厂家并未对外公布,经销商往往是通知车主到就近4S店更换零件低调处理。

部分车企不愿召回有缺陷的车辆,除了民众的负面看法外,更多的是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标准和处罚措施。自主品牌在中国受到的约束远远小于海外,故不少企业不愿意在中国召回相关产品,或者以产品不一样的理由拒绝召回。

笔者在中国质量协会设立的负责全国用户投诉的机构车人网上看到,典型投诉榜上,8条投诉自主品牌车型占了7条,被投诉车型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动机漏油、发动机转速异常、后桥异响以及电瓶漏液致严重腐蚀等,而且其中有些问题属于多次维修仍未得到解决,被投诉的问题还包括车主对处理不满、保养起争议、车主未收到回复等服务领域的问题。虽然并不是每期投诉都是达到了召回程度的普遍性问题,但其中某些车型的问题笔者确是早有耳闻。而厂家的做法则是来一个修一个,召回似乎从来不在候选的解决方案中。

同样在中国汽车召回网上,今年上半年,共有27起召回,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且缺陷主要存在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电子电器,后果基本上都是安全隐患,而包括丰田在内的少数几起召回则直接涉及到关键性的制动系统和车轮问题。虽然说自主品牌这些年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合资品牌都承认“汽车有上万个零件,某个环节或零配件出现批量性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时,某些诞生不过数年,而市场保有量已达百万辆的自主品牌怎敢以“零召回”泰然处之!

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在召回问题上集体缺位,“零召回”的纪录更是饱受公众质疑。而在这个质疑的背后,考验的是我国《汽车缺陷产品召回规定》,国内召回制度缺乏强有力法律标准和处罚措施,如何监督质量都成为制度修订中的关键。依靠《规定》约束相关汽车企业,实行更严格的汽车召回制度,势在必行!虽然会触动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利益,但是,汽车质量,关乎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忽视质量就必将伤害其品牌,销量也难以长远和持续。在中国车市疯狂产销的数据表象下,汽车质量问题就像蝗虫一样正吞噬着这一市场的信誉和健康。汽车承载的是消费者的安全,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特殊消费品,汽车的质量问题关乎着消费者生命的问题,如果上升到社会问题的层面上,可以说质量安全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据悉,新修订的《规定》将在年内颁布。具体细节没公布,我不知道它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有多少?能否解决日益严重的汽车质量问题,这是难以让人放心的。如果一份强有力法标准和处罚措施的《规定》出台,自主品牌还敢以“零召回”泰然处之?(文/余德进)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