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随着一辆纯灰色宝马i5的正式下线,华晨宝马在沈阳大东工厂迎来了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标志着这家成立20年的德系车企在本土化市场的成功。

本次下线的创新纯电动BMW i5,是宝马为应对纯电动市场推出的新款车型。该车采用全新的磨砂纯灰色车漆,并通过了沈阳生产基地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AOI)机器人和专业的数字化扫描设备,保证新车的完美品质。

自2003年成立华晨宝马品牌以来,多年间宝马积极布局国内燃油车市场,并将中国发展成为企业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网络所在地。但在智能化及电动化发展阶段,国产自主品牌转型成效逐渐掩盖住传统车企的光芒,诸如小米、理想、问界等品牌凭借营销手段,逐渐瓜分中国汽车市场。

在多家合资汽车品牌相继退出中国市场之际,宝马汽车反向加注中国市场,显示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信心。“宝马集团全球的纯电车型增量最大的是来自中国市场。去年,中国市场售出近10万辆BMW纯电动车,同比增长138%。”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先生曾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坚定持续投资中国、为深化德中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生产宝马i5的沈阳大东工厂,即是宝马未来在华市场发力电动化的重要战场。这家位于沈阳的生产基地是宝马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该厂已累计投资1050亿元人民币。而就在今年4月,宝马宣布计划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重点聚焦于宝马在华生产的发源地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

这是宝马继去年在高压动力电池工厂投资100亿元后在沈阳的又一笔投资。齐普策表示,这笔投资彰显了宝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世界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宝马作为跨国公司不断加注中国市场,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将是一个明显信号。

对外开放“加速度” 整车厂态度不一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曾指出,2023年全球跨境投资下降18%;而在中国市场,自2019年至2023年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连续刷新历史纪录。目前中国仍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连续14年位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中国在不断推进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扩大外商投资准入的市场范围,缩减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今年4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华行程中先后访问了重庆、上海和北京,在今年4月的北京国际车展,宝马众多高管也先后来到现场调研,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讲到:“中国是我们全球最大的市场,宝马家在中国。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巩固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无论油电,我们在各个细分市场正在加速推进产品攻势。”

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中国汽车市场普遍持看好态度。在宝马集团规划中,2024年,宝马计划在华陆续推出超20款BMW和MINI品牌新车型,2025年BMW新世代车型将在全球市场推出,并在随后24个月内至少投产6款车型,其中2026年首批Neue Klasse车型将计划在沈阳工厂下线;今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安徽合肥的生产创新中心,并计划在华设立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作为奥迪全球最先进的数智化工厂之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春测试中心今年也正式启用,工厂将100%使用绿色电力。

相比与德系品牌真金白银的投入,日系车企在选择上则更加保守。本田汽车公司4月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纯电动品牌“烨”;日产汽车也是在“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指导下为中国市场专门定制了重点战略,丰田汽车则计划为中国市场推出更多新车,加速智能化、电驱化转型。

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造成德日两国车企不同态度的原因,在于德系车多年来已与中国市场捆绑太深,相比下日系车企不愿更多内卷中国市场。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中车网讲到:“德国汽车品牌多年来一直布局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太多建树;但日系汽车品牌很早前就在主导混合动力车型,在美国、日本市场,这类技术也会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相比之下,德国车企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借助于中国车企的技术快速实现新能源汽车转型,像奥迪和智己、大众和小鹏的合作战略一般。”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向智能化、电动化的快速转变,合资企业正抓紧探索更多份额,但前途未卜。

 

原文作者:贾菡钰
编辑:中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