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比增持后,财务收入增加

2月11日,宝马集团宣布,自2022年2月11日起,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所持股份由50%增至为75%,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剩余25%股份,新合同有效期将延长至2040年。

此消息一出,宝马股价在今日开盘后一路走高,至发稿前,上涨2.44%。

这是宝马与华晨签署的第三轮合资合同,也是宝马增持股比的第一年。宝马与华晨在2003年便签署合资合同,双方约定持股各50%,2014年,华晨和宝马续约本想延迟合同到2028年。

2018年,在中国汽车合资公司股比限制被正式确定阶段性取消之后,宝马集团宣布,拟用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25%股份。宝马集团成为首个宣布增持股比的外资车企;2021年,华晨乘用车破产重整;2022年华晨宝马成为开放股比元年首个由传统外资车企控股的车企。

自合资以来,华晨宝马便是华晨集团的“利润奶牛”,对外,华晨宝马连续15年成为沈阳最大的纳税企业,仅2020年纳税额就达到380亿人民币。当宝马增持股比后,宝马集团所获得的利润将会大大增加,华晨宝马方表示,宝马增持股比后,华晨宝马将被完全并入宝马集团的集团财务报表中,预计此举将为宝马的汽车部门财务数据带来70亿-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7亿-578亿元)。

加速产品规划,宝马X5即将国产

宝马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欲将其作为转型的关键市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坦言“在宝马集团面向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作为这些方面的引领者,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与最优伙伴。”

按照宝马此前发布的新车规划,该公司在 2022 年在中国市场会有非常庞大的产品规划:在总量为 26 款的新产品计划中,宝马新能源产品将扩充至 7 款,新上市的产品包括 i4、BMW iX3、纯电动 3 系、一款纯电旗舰车型,以及两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到 2023 年底,宝马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 13 款纯电动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重要车型宝马X5将在今年5月国产,在豪华中大型SUV中,宝马X5一直长期占据市场统治地位。同时,宝马在华市场劲头更大,2021年宝马在华交付84.62万辆宝马品牌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夺得国内豪华品牌销量榜第一名。

随着消费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外资在豪车品牌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利润汲取点和可能性,宝马、奔驰、奥迪等豪车合资品牌均想通过扩大在华合资公司股比来提高利润,并获取更高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增持股比,一边为提高利润一边为活下去

2018年我国取消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对商用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乘用车股比限制正式放开。

汽车股比的放开,意味着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有了高度的自由,而一些能力较强的外资企业开始通过增加股比或者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来扩大在华利润。2020年,江淮大众改名为“大众安徽”,大众中国持有大众(安徽)75%股权;随后,一汽和奥迪新成立一汽奥迪新能源合资公司,其中奥迪占60%股权。

与奥迪、宝马、大众不同的是,一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外资企业也想进行股比变更,不过他们不是想要提升利润比,而是想通过股权变更重获生存机会。2021年8月,一汽集团转让一汽马自达股权,仅保留5%股权;同年12月,东风集团退出东风悦达起亚,挂牌股权被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拍下。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从长安铃木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开始,再到东风雷诺、一汽马自达等,还有现在的东风悦达起亚,诸多案例都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合资车企享受中国汽车市场红利期已过。随着品牌分化加剧,不少企业正在洗牌和淘汰的边缘徘徊。它们追求股权变更更有可能是为了活下去。”

原文作者:张娜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