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净利涨超10%

在一季度实现整体销量重回增长轨道后,上汽集团在经营业绩上也交出了一份预好的成绩单。

4月8日晚,上汽集团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到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9亿元到4.9亿元,同比增加10%到18%。”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纸公告背后代表的意义实际并不寻常,单独发布一季度经营情况的预告(非正式一季度报),在上汽集团官方层面的操作并不多见,此次尚属首例。

而结合公告的核心内容,则并不难推测上汽集团的用意——这是上汽集团自2022年以来完成的首次同期(一季度)盈利增长,对于一直以来深陷颓势,且正处于转型深水期的上汽集团而言,无疑是对外界传递出一个更加积极的信号,以及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改革表达出阶段性肯定。

此前,上汽集团在2022年到2024年间,已经连续3年一季度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2022年一季度,上汽集团营收1824亿,同比下滑3.5%,净利润方面为55.16亿,同比下滑19.44%。而2023年同期,上汽集团实现营收1459亿,同比下滑20.03%,净利润27.83亿,同比大跌49.55%;再到2024年一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收1430亿,同比下滑1.95%,净利润层面为27.14亿,同比下滑2.48%;

一季度的开局不利,也给过去几年上汽集团全年的发展奠定了业绩下滑的基调。

在公告中,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上汽集团明确表示,公司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内部业务的梳理整合,努力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实施降本增效,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整车批发销量 94.5 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 13.3%,产销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增强,2025 年公司经营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自主板块普遍走强

显然,销量上的回暖是上汽集团业绩实现增长止跌的重要因素。

此前上汽集团发布的3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三大自主乘用车板块版销量,在一季度实现普遍增长,成为上汽集团完成整体产销增长的关键。其中,上汽乘用车销量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0.77%;上汽大通销量为5.18万辆,同比增长7.57%。

而这之中,尤其以上汽通用五菱表现最为突出,其一季度累计销量达到35.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7%;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等自主板块销量回暖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是上汽集团积极求变的成果体现。在去年8月的年中干部会议上,上汽集团新上任的总裁贾健旭就提出,上汽集团改革首要调整主攻方向和侧围方向和合力的问题,即把自主业务视为主攻方向。

上汽集团对自主板块变革从人事以及组织架构上的调整开始——让熟悉前线的人走上台前。如上汽乘用车方面,俞经民就在去年8月,由上汽大众任上调往上汽乘用车,任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总经理。今年1月上旬,上汽开始组建“大乘用车板块”,以此来优化自主板块的管理与决策流程。

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整合涵盖了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等多个关键品牌与部门。再到今年2月份,上汽集团又进行了一次涉及63位中高层干部职权变化的上汽乘用车干部任免,加快组建自主大乘用车板块,也体现出上汽正不断对自主板块进行动态调整。

这也进一步反应出上汽集团对发展自主品牌的急迫,事实上,无论是一季度集团整体的销量增长,还是当下业绩上的“止跌为增”,在2025年行业竞争持续激化的情况,还都难以类推到全年。几大自主板块的增长尚不能掩盖上汽集团面临的挑战,上汽集团所面对的压力也丝毫没有减轻。

转型挑战、强压仍在

从行业的竞争形势上来看,上汽集团当下的主力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依然承受市场中自主品牌的步步紧逼。产销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汽大众销量同比下滑8.03%,而上汽通用下滑2.24%。虽然其下滑幅度在两位数之内,但这意味着保持销量稳定仍是二者的艰巨挑战。

此外,上汽集团的自主板块内部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一季度中,上汽集团表现最突出的上汽通用五菱,虽然在销量上能为上汽集团提供增长点,但五菱定位偏低,长期处于低价竞争市场,导致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也致使其高销量实际很难给上汽带来更多利润上的贡献。

上汽集团此前披露,2024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05%;净利润为9712万元,同比增长142%,同期,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57万辆。对于这一现状,贾健旭曾对上汽通用五菱提出,“要品牌向上、单车售价向上、利润向上,我们必须向上。”

而向上一直以来都是五菱的难题,还有待突破。同时,在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打造上,上汽集团依然面临困境,一季度,智己是上汽集团体系中唯一下滑的自主板块,其累计销量仅有7035辆,较去年同期下滑29.66%。智己的“波动”,表明其承担上汽集团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破局职责面临巨大挑战。

3.jpg

对此,上汽集团也已加快做出调整,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尚界”已经成为其今年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上的最大看点。今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按照行业披露消息,尚界首款车型将于今年内正式发布,此前,消息还称,尚界第一款车将以上汽荣威旗下内部代号为“ES39”的车型作为雏形,搭载华为座舱和智驾,提供两个纯电续航版本,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市,覆盖15万-25万元售价区间市场,将成为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

这也是上汽集团积极求变的另一面。前不久,上汽集团管理层在其核心媒体沟通会上,对与会媒体说到,“对过去所发生的犯过的错误,集团上下已经有深刻的认识,管理层在内部小范围里已经非常深刻反思过往的得失,要把失去的五年时间把它抢回来,连滚带爬也要的把它抢回来!”

原文作者:黄超
编辑: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