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随着国内部分地区雾霾等严重污染现象的频发,包括车内空气质量在内的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大气污染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形成一股问责声浪,不仅仅指向那些有问题的汽车厂商,同时也指向法律约束的无力,反思汽车社会“大跃进”后的遗留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人们的购车热情一度高涨,在有关汽车用车安全以及涉及到更加细节的问题上,比如车内空气等,往往被人们忽视。除汽车车内的仪表台板、地毯、门内装饰、顶棚、座椅总成、汽车线束等部件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外,车身内沥青材质的阻尼板甚至还含有高致癌物多环芳烃,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

遇冷关键在于非强制推行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发布的标准编号为“GB/T27630-2011”,“GB/T”打头的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仅仅就是让车主在购车时,如果对空气的质量有异议,可以提出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车主可以不购买该车。但车主在购买之后却不能按该标准提出赔偿。

由于并非强制标准,也为详细规定违规企业的惩罚措施。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企业即使增加成本,提高了车内的空气质量,也不会得到什么补贴政策;如果企业继续对恶劣的车内空气质量不管不问,也用不着担心被国家罚款。目前这只能通过这些达标商品来体现厂商的自律。

加上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设备的缺少,以及监管不严的环境,也加剧了业界及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担忧。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车内空气污染控制的标准法规,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试验研究和验证。一般4S店不具有检测设备,只能简单处理,而市面第三方检测车企又不认可,同时车主也不认可车企指定的检测数据。

车内空气标准国外早有立法

很多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规。生产企业一旦违反标准,将受到处罚。俄罗斯早在1999年就制定并实施了“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德国环保署制定了“汽车车内环境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材料及零部件须符合环保标准要求,汽车售前必须经过有毒气体释放期。而美国成立第三方研究机构定期对外公布结果。

一些发达国家都有针对各厂家在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采购、使用过程中,制订的严格的环保标准。欧盟环保部门和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才能使用。申报者一旦违规,将负担巨额罚款, 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甚至主要负责者将会被判刑。

在控制车内空气质量的过程中,不乏车企设置专门的控制车内空气质量体系,各厂家在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采购、使用过程中,都制定有严格的标准。例如:日本汽车厂在新车定型时还有专人针对“车内味道”进行感官评判。奥迪公司也有专门的“车内气味评测小组”,对进入车内的每一种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气味监控。

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尚需责任意识

其实把《指南》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使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和消费者能够有法可依。以达到主管部门可以对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企业进行干预,必要时进行处罚,不满足标准不允许上市销售,并实行召回制度。

并且国内尚无中立的权威机构对车内空气质量结果进行定期发布。由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成分较为复杂,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上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而国家标准中只要求检测8种挥发性有机物,这意味着车内近百种排放物还存在检测真空。此外,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条件、宣传和使用都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直接影响了国家标准的正确实施。

结语:由于中国没有强制标准,导致了大量外国品牌汽车在中国投放的产品与在欧美投放的产品标准不一致,《指南》发布标准的牵头部门里根本没有与汽车相关的部门。随着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智和成熟,买车和卖车,行业监管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