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2014年可以说是汽车行业新形势下最值得观察的一年,在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今年将会形不同于以往的行业格局。

关注点一:新车销售市场的战略转移

越来越多的特大型、大型城市加入到限行或者限购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地方凸显出汽车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这对目前仍然以传统汽车增长为主的制造商而言,并不是一个长期利好的消息,前者需要及早的进行改革。

新车销售市场首当其冲。目前限购和准限购明显遏制了新车增长,即便是“最后的购车狂热”也仅仅是透支了未来的额度。因此更为广阔的二三线城市为新车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此外,新一届的10年带来的城镇化,将为新的增长提供一个长久释放的舞台。为此,主流车企应该将战略层面未来向该部分市场转移,而2014年则可以被看做是制作和实施该纲领的元年。

此外,一个成熟的是汽车市场不应该存在过大的地区差异,所谓“限购与增长”的矛盾根本上将站不住脚,因为开拓新市场、制造新产品是作为车企的企业义务与行为,而绝非简单的对市场进行挑选。

关注点二:新能源车型的定调与发展

无论从能源、科技、还是GDP的角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定借马年之行来发展,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此前已有指导性纲领。马年新能源有关的项目将会被更多的定调。比如今年北京首辆摇号新能源车交付、政府投资进一步在主流城市兴建电动车基础设施、区域通行应用系统的拓展等等,这些措施将促使新能源朝向多元化的试探。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目前趋向于百花齐放的状态,纯电动车、混合动力加入到市场竞争中,将会逐渐的改变整个产业的竞争因素,对汽车整体换代具有推进作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的发展路径具备借鉴意义。

鉴于此,包括发动机起停系统、涡轮增压、直喷等传统内燃机的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与新能源汽车形成产业竞争,逐渐成为过度技术被普及。

关注点三:外资品牌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加强本土化、股比开放大讨论、研发机构本土化、全供应链本土化等等,各项内容反映出的都是外资品牌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战略意图。从逻辑上,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产销量国家,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受制于中国人口红利、产能过剩、外围政策限制等因素,将导致外资品牌继续寻求通过深化合作、做大市场规模来保持相对的成本优势。

从目前主流合资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渗透来看,渠道下沉逐渐成了共同选择,这也是从市场的角度吸引外资品牌保持长期优势的内在需求。并且在这一点上,竞争的加剧,将会让越早对该部分市场进行渗透的品牌占据越大的优势。

关注点四:政策法规的逐渐成熟

政策法规的成熟,对于所有企业实际上都是一道公平的杠杆。从最早奔驰车内异味引起的公众讨伐,到呼吁了很久的汽车三包的落地,今年将是履行这些政策法规的基本年,也成为日后不断细化、处理好买卖双方之间公平对等的权利、义务、责任积累经验的一年。

例如关于汽车三包的规定,随经过几次修改,但仍然在供应商、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面临某些问题时,仍然无力解决一些踢皮球的问题。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整个监管体系伴随着产业链的高度结合和成为一体时,政策法规将会从上游开始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追溯机制,自上而下式的监管将更进一步推进外围环境的成熟,最终达到的是多赢的局面。为此,正在稳步前行的自主品牌,除了依靠政策上的倾斜之外,更需要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此来减少差距,提高自主生存能力。

基于上述四点,2014年可能不会爆出劲爆的新闻,但会在许多细节都有所变化,持续的关注,有利于把握行业动态,选择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文/中车网 孙平涛)

注: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