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00%

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财报。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6%,总现金水平上升20.4%至人民币337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至人民币52.6亿元;吉利汽车单车销售收入 10.3 万元,同比增长 29.6%,但毛利率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至 14.1%。

2022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达到143.30万辆,同比上涨8%。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32.87万辆,销量增长300%,销量占比由去年同期6.2%提升至22.9%。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27.6%,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19%。此外,出口销量占比提升至13.8%,增加5.1个百分点。

细分各品牌来看,领克汽车2022年销量达180,127辆,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21.7%,同比增长16.2%。截至2023年2月,领克累计总销量已超85万辆,成为最快突破80万辆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极氪品牌2022年交付71,941台,超额完成全年7万台目标,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成为主流新能源唯⼀完成目标的品牌。

2023年,吉利汽车设定全年销量目标165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较2022年翻番。

 

全面向智能时代转型

2022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这一方面受益于吉利的覆盖低端到高端的品牌布局,另一方面也和吉利的智能化战略有关。在吉利2021年发布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以及推动战略实施的“九大龙湾行动”中,吉利提出将持续保持中国汽车品牌研发投入第一,5年内研发投入1500亿元,构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向智能时代转型。诚如其言,2022年吉利汽车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研发投入达83.9亿元,同比增长51.2%。

在智能驾驶方面,吉利重点布局的L2+、L3智能驾驶技术,全新一代“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已应用于博越L,后续还将在领克、吉利最新产品上应用。去年7月11日,极氪智能科技还发布了极氪智能驱动系统,在打造独特的纯电高性能体验方面抢得先机。“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卫星遥感AI、天基通信服务等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去年6月,“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成功发射入轨,预计到2025年将完成72颗低轨道卫星组网,实现全球无盲区定位。

此外,吉利还积极推进品牌合作。2022年7月4日,吉利正式收购魅族,双方董事长皆表示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会互相融合;8月4日,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几何汽车官宣,其将联手华为鸿蒙,搭载鸿蒙车机系统。

持续布局智能化让吉利收获了良好的市场表现。作为中国唯一拥有“天地一体化”布局的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极氪在2022年仅凭一款极氪001便完成了72000台的交付,凭借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的价格成为豪华车市场万辆俱乐部中唯一的中国品牌豪华纯电车型,持续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极氪第二款车型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也已于2023年1月开启交付。

 

完善海外市场布局

2022年,吉利汽车全年出口销量达到19.82万辆,同比增长72.4%,高于行业56.7%的增长率,379个销售及服务网点遍及东欧、中东、亚太、非洲、拉美、欧洲等多个区域,中东、亚太、拉美、非洲终端实销同比增长率均超48%。

细分到旗下品牌,Coolray(缤越)、Azkarra(博越PRO)、Tugella(星越)占据各国细分市场排名前列;几何品牌的几何C以24%的市占率,超越特斯拉成为以色列纯电市场销量冠军;换电出行品牌睿蓝继睿蓝X3PRO出仓阿塞拜疆之后,又以睿蓝60s开拓智利市场。

领克品牌在“欧洲战略“”亚太战略“的指引下也积极出海。2022年,领克全年出运整车35,588辆,新能源车型占比97%,位列中国品牌25万元以上车型出口第一;全年出口销售累计1.51万辆,同比增长908%。

2023年3月,领克已在荷兰、瑞典、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开设了11家领克体验店,截至2022年底,领克欧洲“订阅制”会员已经超过18万。在亚太地区,2022年11月,领克先后开拓科威特、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市场。未来,领克还将继续开拓中东海湾国家,登陆东南亚新市场。

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极氪从成立之初就是全球品牌,面向全球市场。去年1月,极氪欧洲团队成立,今年四季度,极氪计划进入欧洲发达国家市场。

在产品之外,技术也在走出国门。2022年5月,吉利汽车入股雷诺韩国汽车,持有后者34.02%的股份,吉利汽车借此首次将技术输出到汽车工业发达国家。2022年,吉利通过汽车技术授权实现16.6亿收入,同比增长29.9%。

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领域到车载芯片、操作系统、低轨卫星,吉利在全栈领域的自研自造能力为企业筑起了护城河。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各品牌通过技术协同,智造产能,供应链协同,取得了供应链端的成本控制和议价能力,已经展现出了规模效应。

原文作者:自衡
编辑:宋路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