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寻找新平台需求紧迫

7月9日,德国媒体《汽车周刊》(Automobilwoche)报道,奥迪正在考虑向中国电动车企业购买电动汽车平台授权,以提高其电动汽车产品的开发速度。据称,该项目已经获得大众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的批准,将在11日的奥迪监事会特别会议上讨论。目前,奥迪已经在与几家制造商进行谈判。

这项计划被提出的原因或许是SSP平台的推出迟缓。目前,奥迪使用的是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共同使用的四个电动车平台:MLBevo平台基于燃油车生产开发,其打造的唯一一款纯电车型是奥迪e-tron;J1是属于保时捷品牌的高性能电动平台,用来打造高端纯电轿跑车型,奥迪此前发布的e-tron GT概念车型也将基于J1平台打造;MEB平台是奥迪目前依靠的主要平台,同时也用于打造大众品牌的ID.系列车型;PPE平台由奥迪和保时捷共同开发,目前已被引入奥迪一汽长春工厂,预计于2024年底开始投产,打造奥迪A6 e-tron和Q6 e-tron。

这四个平台都具有过渡性,因此集成了多种车型开发的SSP平台便在大众前CEO迪斯的任上应运而生。据称,SSP平台将在自动驾驶、软件和生产方面对奥迪提供有力支持。

去年底,大众发布了SSP平台将延迟至2029-2030年推出的消息,并宣布投资15亿欧元延续MEB平台的使用寿命。不过,今年6月底,大众CEO奥利弗·布鲁姆再次透露称SSP平台将如期在2026年推出,性能还将有所提升。

但奥迪目前正因在华业绩不佳而承受不满,大众CEO此前坦言,奥迪品牌的阵容“落后于竞争对手”,并认为“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如何挽回奥迪的在华电动车业务成为当务之急。

奥迪此前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面向全球市场推出30款电动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车型,预计5年后电动车年产量达80万辆,电动车销量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0%。即使SSP平台能够在2026年如期推出,对于奥迪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也稍显步伐缓慢,且新平台能否受到市场青睐还是未知数。

 

“以市场换技术”局势逆转

对于中国来说,奥迪将会选择哪个平台成为猜测的重点。吉利Sea浩瀚平台、比亚迪e平台3.0、广汽AEP平台3.0、上汽的星云平台、乃至新势力中的小鹏扶摇平台和蔚来NT平台都被认为是可能的候选。此外,还有观点关注到了富士康的MIH平台。

不过目前看好吉利的声音居多。此前,吉利在其SEA浩瀚电动汽车平台首次亮相时表示,该平台可以作为开源方案向其他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2022年,吉利已将纯电动SEA浩瀚架构技术授权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MP。除此之外,吉利与沃尔沃的良好合作关系可能也成为考量因素之一。

吉利SEA浩瀚平台

但不管奥迪选择哪个平台,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体系而言,奥迪选择中国电动汽车平台购买授权所代表的“技术平权”甚至是技术输出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事实上,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技术输出也在不断推进。2020年4月,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双方约定共同开发纯电动轿车和低底盘SUV车型,底层技术、电控系统、电机和电池等核心技术层面,都全面由比亚迪负责独立完成;2021年初,北汽蓝谷进行了两次BE21平台海外技术授权,一次是极狐阿尔法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第二次是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的平台构架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同年,吉利和雷诺宣布合作,联手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技术,并在韩国共同生产销售基于领克节能平台的混合动力汽车。

但不同之处在于,此前这种输出模式更多直接面向海外市场,对于国内则以合资公司形式进行技术共享。而奥迪购买电动平台技术授权则直接服务于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某种意义上,这更像是从前汽车工业发展初期“以市场换技术”的局势逆转。

有趣的是,时代变了,主角却没有变。40年前的一场交易,大众选择了开放初期的中国,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并向中方开放了大量技术专利;40年后,另一场交易被提起,围绕技术的供需两侧却已然对调,中国的电动平台技术成为了大众旗下奥迪的目标。

不过,对于奥迪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经济适用”的选择。与迪斯不同,新任CEO奥利弗·布鲁姆更强调降本增效,其软件公司CARIAD已经先后与中科创达和地平线以合资形式达成合作,购买成熟的电动车平台可能也只是这种“经济型”举措的续篇。

原文作者:宋路芳菲
编辑:宋路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