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模式持续 “供血”
2月20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拟重点用于:提升技术能力及升级安全机制;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及推广计划;增强变现能力;在中国出行市场价值链中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及投资收购机会等。
此前,嘀嗒出行曾于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两度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但未获得通过。
自2019年首次盈利以来,嘀嗒出行即将实现连续4年盈利,这也体现了该平台的“自我造血”能力。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0.654亿元。
根据相关研报,中国的顺风车市场高度集中,按2021年的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前三大市场参与者占91.3%的市场份额。在2021年,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名列中国顺风车市场第一,所占市场份额为38.1%,完成搭乘次数约1.30亿次。
香颂资本沈萌认为:“嘀嗒出行是一家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务商,不依赖大量资本投资或流量购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不承担任何汽车拥有成本,也不需要向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轻资产运营。” 这种轻资产商业模式,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实现高于行业水平的毛利率。
顺风车营收占比近9成
从营收贡献来看,嘀嗒出行的业务构成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三大块:顺风车、出租车以及广告收益。事实上,嘀嗒出行主要靠顺风车服务打开市场,2014年推出顺风车服务,这也是其最大收入来源。
近三年来,嘀嗒出行顺风车毛利率在85%以上, 2022年前9个月相比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2020、2021年、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顺风车服务毛利率分别是86.7%、85.4%、80.5%。
对于毛利率下降,嘀嗒出行招股书解释,因增加了私家车车主补贴及提高顺风车出行保险保额上限,导致顺风车服务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此外,研发投入上,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分别为4734.6万元,6007.1万元和6151.4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3%、7.7%和14.4%。
业务合规性成IPO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毛利和营收表现都算不错,但嘀嗒出行的业务合规问题始终是IPO进程中的最大不确定性。
招股书中显示,其顺风车平台累计接获57宗行政罚款,其中36宗后续已于截至本文件日期撤销。余下21宗行政罚款由5000元至3万元不等,合共约为55万元。
此外,当下的出行市场群雄逐鹿,除了滴滴、美团,还有神州租车、首汽约车、易到用车等企业,以及各大车企的出行公司如曹操出行、东风出行、长安出行。仅靠顺风车一个核心业务,嘀嗒出行能走多远,仍是个未知数。
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顺风车在全国366个城市开通服务,认证顺风车车主达1240万名。同时,嘀嗒出租车业务全国开通86个城市,并与西安、成都、广州、十堰、济南、齐齐哈尔、南宁、沧州、荆州、贵阳及郑州等53个城市推进“三化”(数字智能化、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