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评论】 中国汽车市场,历来是个神奇的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上充满了腥风血雨,刀剑嘶杀,无数英才绞尽脑汁要在其中打出一片天地,无数车型前仆后继下饺子一样进入市场,最终大多数默默无闻,偶尔有车型爆款热卖,然后继续黯淡。
当然,虽然竞争如此激烈,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公务车采购,国企政策扶植,民族品牌和新能源补贴,还有众多国外汽车巨头对中国汽车市场采取的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策略,一切都在显示,这个市场上你可以遇到任何意外,却绝对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学家的目光去看待它。
譬如各大热卖车型的改款。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雅阁已经第十一代了,凯美瑞也在一次次涅磐,新款上完上老款,老款上完又推新款。至于大众,这个牢牢占据中国汽车市场上半壁江山的企业更是令人发指地喜欢改款不喜欢换型,至今我们可以看见帕萨特B系列的几乎所有车型都驰骋在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的改款B系列也驰骋在中国大地上,有帕萨特B2、B3、B4、B5、B6、B7,也有改款的B2.5、B2.55、B2.555、B2.5555、B5.5、B5.55……。纵观整个中国车市,那些正在热卖的车型,几乎都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乃至更早期的设计,销售商们只是在车型上进行小幅度的外观改良,内部添加一点点新的电子产品,就又一次推出市场,当做新车继续热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来自汽车巨头们的技术垄断。在国外汽车巨头雄厚的技术储备下,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根本不敢搞自主研发,因为他们耗费巨资研究出来的新技术,有可能是国外汽车巨头们早就量产化的老资料,当民族品牌捧着一点点成绩准备以此创造新的销售业绩的时候,合资老牌们随便拿出一款车型,就能够完全抹杀民族企业的努力,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如果政府不给予大力支持,民族企业不狠下决心,就不可能诞生真正的自主研发。
第二个原因则是来自中国的工业基础,虽然中国汽车工业看似繁荣,其内部却是各自为战,每个合资品牌都有一套自己的零部件配套产业,这些配套产业大多不属于中国,而中国自己发展起来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则大多只能制造一些粗劣的零件,无法满足汽车制造的需求,所以以中国汽车工业为基础制造的汽车,大多故障率很高,使用年限不如合资车。中国制造的新车比合资的老款还要烂,这就是为什么老款合资车改一下款就能热卖,中国民族汽车的新车型却迟迟无人问津的原因。
所以我们只能看着中国汽车市场上,民族企业们一不敢搞研发,二不敢推新车型,即使出现几款新车,也是以打价格战的目的拿到市场上来的。在目前的环境下,民族自主企业犹如一只充满斗志的螳螂,面对的是发展了一二百年的汽车巨头,却要在群众的呼声下顽强地举起自己的手臂。
当年中国汽车工业一穷二白,我们选择了引进合资,到了现在,我觉得想要中国汽车市场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能够迫使汽车巨头们拿出最新的技术,就只能从保护民族品牌,保护民族自主汽车开始,逐渐发展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只有中国民族自主汽车工业做大做强,我们才能挺直了腰杆,对合资汽车和进口汽车报以挑剔的目光。
(文/中车网特约评论员 刘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