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之后,一地鸡毛。

一则关于“上海新能源汽车展”延期举办的截图在业内不胫而走。原定于201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办的上海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技术展,因行业不景气致使部分参展企业计划有变,将展会延期至2020年8月7日—9日。截图中还显示“原计划有60多家参展企业,结果30多家已经倒闭,还有10多家因为参展费用贵不准打算来了。”

对于此次展会延期原因,中车网采访了该展会的承办商——上海励莱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车展项目负责人张经理,他表示:“同行恶意竞争导致此次车展延期事件发酵,同时延期信息发布的时候,中国有4家车企传出负面新闻。我们展会延期的原因不是因新能源汽车企倒闭,之所以延期原因在于今年是中国新能源行业补贴逐渐弱化,企业预算有限。”

中车网联系了负责该车展项目的员工,他们表示该车展项目确实已经延期,延期通知书已在公司内部发放。

此次延期的上海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技术展在业内知名度并不高,该展会官网显示的参展车企有广汽新能源、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中车网向广汽新能源、新特汽车等新能源车企证实是否有参加该车展,均对中车网表示并未参加。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展超过23个,包括将在第四季度举办的海南新能源车展,北京国际新能源充电桩车展,这些车展都是近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诞生,但大多数没有知名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拐点,各大新能源车企一边缩减开支,一边引入新资本,不仅是蔚来、小鹏需引入新资本,长安新能源等自主品牌也出现了同样的危机。

长安汽车告诉中车网:“2017年10月,长安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到2020年将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2025年将全面停止销售燃油车。2018年5月,长安汽车成立重庆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全面地推进香格里拉计划。”

中车网了解到,9月30日,长安新能源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重新挂牌,再次启动增资计划,长安新能源也将增资条件放宽不少。自2018年长安汽车业绩大幅下滑开始,新能源业务被搁置,今年第三季度长安汽车亏损幅度收窄,新能源增资再一次被提上日程,但该业务仍进展缓慢。

不可否认,新能源行业发展已到瓶颈阶段。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对中车网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政策和资本双重作用下催生出来的,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和资本收缩,新能源第一波风口已经过去。”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重新洗牌,跨国车企、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势力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巨额补贴下的畸形产业

中国在汽车产业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能匹敌,中国为落地国家电动化战略,发展电动汽车能够推动的电动化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加快国家电动化水平。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中,随即出台补贴政策、双积分政策,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速。

2009年,中国进入新能源政策全面补贴阶段。2009年1月,中国正式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的推广工程,通过财政补贴形式,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还定下了三年内新能源汽车运营规模占到汽车市场份额10%。

此后,又将示范城市数目进一步增加到了25个。到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9.7万辆,销售约44万辆。不负众望,2015年中国成功跻身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野蛮生长,暴露出很多问题。2013年—2015年新能源补贴推广阶段,发生大面积骗补、谋补事件。2016年9月8日,财政部通报了2016年初对90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结果,共涉及2013年至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 .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运营状态。

此番检查重点曝光五大典型案例,并公布了相应的处罚结果。5家企业中,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骗补情节最严重。该公司主要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等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

其余4家企业分别是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涉及部分车辆未完工就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多申报财政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涉及金额从5亿多元到5000多万元不等。

除了被曝光的5家典型企业外,恒通客车、力帆股份也陆续收到处罚通知书。主要涉及部分车辆信息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金额分别是2.83亿元、1.14亿元。

自此,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主管部门通过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督查机制。然而,曝光“骗补”企业后,仍无法杜绝“骗补”存在,很多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都看重了这块“肥肉”,纷纷入局汽车制造业。

新造车势力面临倒闭潮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扶持政策就是财政补贴政策。2009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安排资金近800亿元。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公布了新能源补贴新政。新政规定,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补贴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下降幅度超过50%,同时取消地方补贴。

补贴退坡,受影响最严重的便是新造车势力。近几年,新造车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入汽车市场,步入车市寒冬,传统新能源车企靠着调整结构,降低成本等方式勉强维持生存。第一批起来的新势力裁员、欠薪、量产车一拖再拖,甚至有倒闭苗头。

面对大幅退补,传统车企大多选择“不涨价”做法,而新造车势力早已囊中羞涩,以新势力第一阵营的小鹏汽车率先掀起了一波涨价风,成都车展上小鹏车主维权给小鹏致命一击,9月销量环比大幅下滑。

造车新势力可以用问题重生形容,同处于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来汽车现金流紧张,股价一跌再跌,“1美元退市”似乎不可避免;威马汽车自2018年起就发生了多起自燃事件,9月份威马汽车再度自燃引爆新能源安全问题,吉利汽车控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是中国知识产权诉讼金额最大的商业纠纷案。

有消息人士对中车网表示,蔚来、小鹏活下来都够呛,前途汽车已经有倒闭趋势。出生就不走寻常路的前途汽车,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首款车型K50售价70万元以上。中车网走访了位于北京三里屯前途汽车体验店,店内空无一人,与三里屯门庭若市形成明显对比。

另一家拥有新能源准生证的云度汽车一度陷入工人频繁离职,强制员工休假等新闻。云度汽车公关负责人周良对中车网表示:“云度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大多数的车企一样,整体新能源车市的确并不景气,不过我们还陆续有大客户和个体消费者的进单。”

欠薪、拖欠货款、关闭工厂、量产车涨价都暴露了新造车势力资金链断裂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死考验。新特汽车CEO先越对中车网表示:“目前确实有一些新势力出现了经营的问题,但这其实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一些无法跟上市场发展的企业将会面临着淘汰。”

头部车企暗藏业绩“地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9万辆和8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29.9%和34.2%。自今年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五年来首度“三连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车网表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并不强,二手新能源汽车价格具有优势,而传统车市场低迷,地方放开限购政策,几大矛盾聚集在一起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下滑”

几家头部新能源车企也在劫难逃。比亚迪一直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者”自居,借着补贴东风,比亚迪风光一时。今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告别增长时代,比亚迪也迎来命运拐点,9月,比亚迪共销售4.07万辆,同比下滑14.99%。其中,新能源汽车仅售1.37万辆,同比大跌50.97%。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新能源行业走势相似,也经历着“三连降”。

10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四家控股子公司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为人民币31.58亿元。新能源补贴作为比亚迪新能源事业重要来源,退补后比亚迪也卸下新能源销冠的称号。中车网致电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李云飞,截稿前未收到回复。

另一家靠着补贴政策与政府扶持的头部新能源车企也面临着同样困境。北汽新能源9月共销售新车1万辆,同比下滑13%。今年1-9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售9.83万辆,同比增长20.45%。北汽新能源今年年目标销量22万辆,前三季度北汽仅完成了不到10万辆,品牌整合告一段落,北汽新能源无法完成目标。

随着长安新能源、广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入局,自主新能源汽车呈现“混战”态势。而这几家自主新能源车企无一例外在下滑。

对此,游侠汽车则对中车网表示:“自去年汽车行业整体进入了一个调整周期,无论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战略调整。大多车企根据自身阶段资源优势和市场定位进行了结构性优化调整,而非不计成本的投入。现阶段的新能源发展只是非常初期阶段,相比传统汽车市场,还不足十分之一的份额,国家政策和支持很大程度上为新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见到显著成效。”

现如今,成效期似乎已经过去。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进入阵痛期,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完全取消,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良性发展,发改委和工信部相继提出了管理办法,发改委提倡采取碳配额管理;工信部则倡导油耗法规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

跨国车企再成最大赢家?

中国计划到2035年,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占比提升至60%。工信部计划在2021年—2035年逐步实现该计划,并表示将在2019年年底发布该目标草案。

目前新能源车占比仅有5%,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是当前销量的12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无疑给全球车企施加压力。中国将制定相关标准,执行补贴、免税等扶持政策。

10月16日,中国政府再度表示,要优化汽车外资政策,保障内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修订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允许外资在华投资的整车企业间转让积分。

尽管如此,中国要实现到2035年提升至60%也几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高度扶持,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整体退坡50%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出现“三连降”,需求放缓,各大新能源车企都勉强为生。广州、深圳等限购城市纷纷放松限购,也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大众宣布将在两年内引进30款电动车型,其中一半车型将会在中国实现量产。有业内观察人士对中车网表示,大众是用燃油车赚的钱来发展新能源,而他们也无法确定新能源汽车何时盈利,这将是一场赌博。

丰田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市场投入10款电动化车型,同时计划到2025年全球电动化汽车销量达到550万辆以上。为此,丰田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合作,同时加深与一汽集团、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

丰田中国告诉中车网:“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确实有所下降,但我们相信这只是市场正常的调节趋势。从长期来看,在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随着新能源车型的不断丰富,以及市场对新能源出行需求的不断上升,我们相信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趋向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通用汽车也加速其在持续增长的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计划,承诺到2023年推出20款新能源车型。戴姆勒与北汽集团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生产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宝马与长城合作在中国生产MINI纯电动车。

随着外资品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退坡,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中国新能源车企面临更严峻考验,为圈钱入局造车的新势力将会成为第一批淘汰者。

原文作者:张媛媛
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