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 评论】最近集体事件颇多,H7N9让许多人中招,一汽窝案让许多领导睡不着,当然还有就是日渐式微的日系车,再次集体发布“召回”,规模空前之大,不亚于“丰田踏板”。从正反两个角度来看,集体召回还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有些“太巧合”。

官方消息成“代表”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共计10款、32622辆缺陷车的召回信息,日本主机厂无一遗漏,丰田(5083辆)、日产(762辆)、本田(2312辆)、马自达(24465辆)纷纷中招。原因为副驾驶安全气囊在车辆碰撞时可能会失效;此时,安全气囊中气体发生器内压异常上升,金属容器可能破损并溅出碎片,气体发生器中的高温气体可能发生泄漏,甚至起火。

【日系车商量好了要一起召回?】

中国的“战绩”只是冰山一角。与中国召回几乎同步发布的全球召回中,因为上述同一个问题而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共计339.55万车辆。其中丰田173万辆,本田114万辆,日产48万辆,马自达4.55万。丰田在其中“战绩最佳”,其中涉及北美58万辆、欧洲49万辆、日本32万,其他地区34万辆。

包括丰田在内,日系的多款车型均上榜。比如本田包括思域、CR-V以及奥德赛;日产包括阳光和奇骏等车型;马自达则涵盖马自达6轿车等车型。看来日系车的一则消息,就可以代表“人民意愿”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出问题这方面,居然也达成了“高度一致”。

召回中的三个巧合

在召回中,有几个问题不得不知的关注。

第一点,从召回的时间年限来看,包括中国国内召回的车辆,丰田、日产、本田均可以追溯至2000年以及2001年生产的车辆,国外部分也是如此,这至少说明了在使用上述产品的12年当中,三个官方都没有发现问题,并引起重视,这可能意味着在有关安全气囊的检验、设计以及供应商的选择上,上下游长期处于默契合作中,而忽略了对于质量的时时把控。也正因此,才可以让全部召回数量超过300万辆。

第二点,从召回的内容来看,此次涉及的安全气囊均配备在副驾驶,并且原因多为气体发生器气压不足所引起的潜在问题。这意味着作为主机厂在12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将质量标准、检验标准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的多样性标准相应提高,致使直到问题被先发、发生不少投诉的情况下才予以更换,这12年里,无疑节省了大量替代成本。同时,似乎也有理由相信,借此机会,日系车“顺利成章”的对安全气囊相关部件进行升级。整个更换时间只需要1到2.5小时,想必所付出的成本,要远比在12年中随着新批次而不断升级部件所造成的花费,要划算的多。

第三点,从召回的原因来看,此次所造成的“涉案”的众多车辆,气囊部件基本上均来自日本本土供应商。其中,以高田株式会社为主,大约有超过200万辆使用了高田的气囊。而对比来看,中国境内所出现同样问题的车辆仅占全部召回的1%。看来,“日本制造”体系并非神话,本土供应商也有“失算”之时。高田也应该在日本四大车企共同“反馈”下,着力开始研究为何自己的产品在12年前生产,至今才发现潜在问题。

打铁当需自身硬

三点巧合共同验证了一点:打铁还需自身硬。尤其是对于一向在自认为中国“位高一等”的车企。如果说去年闹起来的日系风波,有民族情绪在内,那么说这次召回,则完全问题出在内部,尤其是日系车企为了降低成本,更喜欢在采购上,采取规模化的方式。这一方面对供应商予以了十分大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集体事件”的风险。

因此,如果体系不予改变,就应该在各个环节加强自控和自检。例如主机厂应对关键性的、涉及安全的部件,采取更多地测试,并且随着车型的换代,积极推进新型、更好的部件使用,而不是为了更多地“节省成本”;作为供应商,也应建立自检机制,加强对自身产品安全性的负责程度,以便在国内得到稳定、牢靠的合作与安全系数之时,让全球能享受到公平待遇。

日系车的巧合主要是在同一时间发生同一问题,也同样纷纷发起召回,这样的巧合,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中国掘金多年的日系车们,还有多少没有发生的“巧合”?(文/中车网 孙平涛)

:本文为中车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