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谊卸任倒计时

2019年接近尾声,有关徐和谊退休的消息频繁传出。有说继任者来自北汽内部,也有说来自外部,不论哪种说法,都表明徐和谊在北汽集团的职业生涯已经进入倒计时。

1957年11月生的徐和谊45岁那年由政转企,进入北汽体系。十七年过去,上月刚过完62岁生辰的徐和谊,按照相关规定,已接近退休之龄。徐和谊作为北汽集团重要掌舵者,从BEIJING品牌成立到北京现代十七周年厂庆依次出席,活跃于外界视线中。

由政转企的汽车人中,各方对徐和谊退休年限较为宽容。1959年生的原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现今60岁,于今年4月1日阔别华晨汽车正式退休,而早年空降广汽集团的张房有同样在60岁那一年退休。随着2020年旋即到来,还有半月就将63岁的徐和谊成为焦点。

对于北汽集团眼下景象,是找不到合适接任者还是另有原因,外界无从知晓。一位曾供职国内主流车企十余年的业内人士告诉中车网,大型车企并不缺推进企业发展和品牌传承的人才。

“像这种大型车企不缺人才,我在一汽时对这点非常有感触。现在看不出来谁能成为接任者,是因为没有把他们放在一个位置上。”该人士对中车网表示,“我倒觉得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考量这些一把手的是他们识人能力。”

徐和谊进入北汽体系后,仅用224天促成了北京现代项目从双方正式接触到正式签约的佳话,也统帅北汽全方位的业务版图,强化集团对子公司业务的整合与掌控,并实现业务协同。后续更是敲响北汽股份上市的钟声,让北汽股份成为香港首发上市融资额最高的中资汽车制造商。

在上一个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阶段,有汽车品牌因此而做古,徐和谊与那个时代相互成就,在徐和谊引领下北汽集团也因此有了多个“第一次”,北汽集团有今天这样成绩,与徐和谊才干密不可分。

卸任子公司法人

尽管北汽集团接班人暂未显现,但徐和谊已然为退休在做准备。

2018年北汽集团针对自主、合资等多个板块展开人事调整。徐和谊称这是一次正常轮岗和岗位交流,同时也坦白,自己即将退休,希望留下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团队。同样是2018年,徐和谊开始卸任子公司法人和职位。

天眼查显示,当前徐和谊担任7家企业法人,9家企业高管,其中包括北汽集团、北汽股份、北京新能源、北汽蓝谷、北京奔驰、福建奔驰。不过,在近几年,徐和谊依次卸任6家企业法人和职位,这一变化被外界视为退休前兆。

中车网了解到,2018年10月12月,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投资)的法人从徐和谊变更为陈宏良;2018年9月5日,徐和谊卸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现代)董事长由陈宏良接替,该公司法人也从徐和谊变更为陈宏良;2018年6月7日,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法人和执行董事由徐和谊变更为谢伟。而在2017年9月30日,常州泛太平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任法人和负责人发生变更,徐和谊退出;该年次月,徐和谊卸任北京泛太平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法人。

可以看出,近年来,徐和谊所卸任公司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徐和谊未卸任任何一家公司法人,而这些公司均为北汽集团重要板块或上市子公司。2020年行将到来,这又是否为“暴风雨”前的宁静?

2018年北汽集团实现销量240.2万辆,并没有完成提出2018年目标为整车销量290万辆、挑战300万辆的誓言。2019年,北汽集团放低姿态挑战255万辆年销目标,但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1.1%,以及2019年中国车市失速的情况并不能给徐和谊多大信心。

北汽集团下任掌舵何在?

徐和谊卸任多家公司法人中,陈宏良这一名字出现的颇为频繁。他又是否为北汽集团下任掌舵者?

公开资料显示,陈宏良为北京现代董事长,目前担任北京现代和北汽投资两家公司法人,另外在北汽股份、奔驰汽车、奔驰销售公司、奔驰租赁公司、福建奔驰等企业担任董事。其中北汽股份为北汽集团上市子公司。

有消息称,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接替徐和谊的位置可能性较高。相比陈宏良,张夕勇仅担任两家公司法人,均与福田有关,其中一家为北汽福田,张夕勇任董事长。此外,张夕勇还担任北汽集团董事,而陈宏良并不再其中。

“北汽自主不如北汽福田有实力。北汽福田更有创业公司的精神,而且只用了十多年就成为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公司。无论从人才培养、内部管理、组织结构,还有员工战斗力都比北汽自主强。”在中车网的采访中,一位曾就职于北汽福田的业内人士极为肯定北汽福田内部战斗力,这又能否成为张夕勇脱颖而出的理由?不过,阎秉哲由政转企任华晨汽车董事长或许会给北汽集团新思路。

北汽集团约九成利润来源于奔驰,但在今年前三季度奔驰同比增长17.4%(即销量42.54万辆)的态势也没能让利润止跌,而北京现代和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依旧失速,前三季度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6%和51.1%;北汽福田销量39.01万辆,同比上涨2.04%。

其实,这也是徐和谊的"痛点",在2009年,自主品牌热潮风起云涌之时,北汽集团砸巨资,收购萨博核心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并通过并购希望迅速做大燃油车,但最近几年徐和谊的口径已经变成"到2025年,北汽集团不再生产燃油车"。不过,徐和谊押宝的另一个"赌注"北汽新能源,现在也十分不争气。

在徐和谊主导下,北汽是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北汽新能源是国内第一个取得新能源汽车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政策助力下,北汽新能源一度成为北汽集团一颗耀眼明星。2017年,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万辆,成为中国首家年产销超过10万辆纯电动车的车企,喜在眼里的徐和谊当年放言,2025年,北汽集团停售燃油车,因此一度受到媒体追捧。不过好景不长,由于政策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下滑,北汽新能源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近几个月产销量下滑平均在60%以上。

2018年,北汽新能源销量达到15.8万辆,营收164.38亿元,但政策补贴高达44.52亿元,其净利润仅为1.55亿元。不出意外,吃政策红利成长的北汽新能源,在政策红利消失以后,步入亏损泥潭已成定局。

虽然政策变化不是徐和谊所能左右的,但这个时间点有些尴尬。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1-2年要解决合资企业不再是长安利润奶牛的问题。“所有中国品牌都要解决这个问题。”谭本宏所言也是北汽集团等中国多个汽车集团发展痛点。

2019年以来,中国多家主流车企失速,有广汽集团内部人士向中车网表示现下需停下来思考、反思。显然,留给已到退休之龄的徐和谊已没有多少时间。

原文作者:徐梦雅
编辑:徐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