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网评论】 一个法制健全的市场经济,无规则意味着更自由更平等的竞争,但法制建设相对落后,以及执行难等,无规则极有可能滋生出一系列的潜规则。而在一系列潜规则中,最终受益的,肯定是最强势的利益集团。如合资自主这一潜规则中的外资车企。

在本届北京车展,合资车企将有一大批悬挂全新品牌的自主车型亮相。

所谓的合资车型,一没任何品牌涵养,二都是清一色基于老平台诞生的技术含量不高的新车型,至于它们日后的市场表现如何,是个让人非常揪心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车企,乐此不倦的推出“无技术优势无品牌涵养”的合资自主车型?

流行的说法时,只有与中资共享技术或车型,外资主导合资车企才能获得产能扩张或异地建厂的可能。不过,在政府相关部门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问题是,在实际中,这样的潜规则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诸如一汽大众佛山建设、上海大众南京扩厂、长安PSA、广汽菲亚特等各个项目,都是在外资承诺为合资车企注入自主车型后,才获得政府批准。

类似的潜规则还有很多,包括民营资本越来越难以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attachimg]1[/attachimg]

各种潜规则,都有一个典型特征,弱肉强食,且实力不对称。这对尚处扶持期的自主品牌而言,是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如合资自主推出的一系列车型,都是以自主品牌为假想敌。包括上海通用五菱的宝骏630,广汽本田的理念S1,东风日产的启辰D50等,必然会给菱悦V3、悦翔V3、荣威350、吉利远景、比亚迪F3、腾翼C30、奇瑞E5等同级别的自主车型,带来严峻挑战。

在合资自主这一潜规则的持续推进中,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等“四小龙”与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传统四大”的自主车型,都难以幸免。“传统四大”更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因为不少合资车企仅视合资自主为敲门砖,诸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获得扩建或异地扩厂等后,其自主项目都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则是,大众、日产等拥有独立品牌的低价车型项目。届时首当其冲自然是竞争对相对角落的“传统四大”的自主车型。

对于这样一个损人不利己,最后只会便宜外资车企的中国本土政策,是否要继续执行,相关政府部门的确需要好好反思下。

现阶段中国车市,有规则或许比无规则要好。但新的规则,应当是更平等的规则。“四小龙”与“传统四大”不应当再有高低贵贱或门第之分,应鼓励平等竞争,靠实力决定座次,以及获得政策支持的可能。

(文/中车网特约评论员 周丽君)

本文为中车网www.auto.net.cn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本文系作者 中车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